民企跌宕2018年 纾困资金已近5000亿元[图]

  时代周报记者 谭力峰 发自广州

  2018年,对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2018年10月,A股市场以一场几近狂泻式的表现,把数千家上市公司潜伏多时的股权质押风险毫无保留地暴露于公众视线中。这一危机背后,折射出目前各大民企在经营中遭遇到的各种难题。

  在这一影响蔓延下,2018年10月18日上证指数跌破2500点整数关口。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以及一行两会领导隔天便集中发声,并公布了多项力度较大的举措,力求重新提振市场各方信心。随着各项政策的推进和各方的共同努力,多路资金开始驰援上市公司,化解股权质押问题。

  在2018年10月31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危机中的民营企业

  2018年以来,随着A股各大指数的深幅调整和个股的普遍下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问题逐渐浮现在公众眼前。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16日,沪深两市共有2423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未解押,占全部A股68.2%。

  值得注意的是,这当中中小板的比例占到最高,共有739只股票被质押,合计质押1674.93亿股,占中小板总股本的20.09%;其次是创业板共有611家上市公司,总质押股数706.13亿股。由此可见,最缺资金的中小创股东,普遍都将手中的股权做了质押融资。

  2018年7月20日,山东省莒县人民法院公布了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晨曦”)破产的民事裁定书,让这家曾拥有“大豆之王”“山东首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多个头衔的民营企业,随着这一纸文书而灰飞烟灭;10天后,上海一家处于人工智能风口的明星机器人创业公司—上海棠宝机器人有限公司由于资金链断裂被迫倒闭,其创始人王明高出逃美国。

  备受资金链紧张拖累的山东晨曦和上海棠宝,仅仅是广大民营企业在这波危机中的缩影。

  2018年对于不少民企来说,日子都过得异常艰难:融资渠道困难,成本不断上涨,加上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企业的生存环境遭遇到史无前例的挑战。同时,P2P网贷行业又接连爆雷,传导到创投领域,多家实业公司受到影响。

  各路资金为民企纾困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国家开始出手救市。10月中旬,深圳市政府率先出面“排雷”,出台了促进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并安排数百亿元的专项资金,以债权、股权两种方式,构建风险共济机制,改善深圳A股上市公司流动性,降低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

  随后,广州、北京、上海等各地国资密集跟上,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也出台相关政策为民企纾困。

  据《证券时报》早前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包括地方政府、券商、保险资管和纾困专项债在内,四路资金合计4850.5亿元,用于支持民营上市公司纾困与进一步发展。其中,券商与地方政府主导的纾困基金占据比重最大,深圳、北京、上海等14个地方政府及国资成立的“纾困”专项基金,规模已达到1800亿元。

  同时,财政部、税务总局、司法部也纷纷出手,降费减税,为民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有分析指出,虽然本次会议中,金融委并没有明确提及股权质押,但其提出“特别要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研究支持民企股权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企发展支持基金”等措施,都是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问题的重要表述和举措。

  短期靠政策长期靠市场

  数据显示,整个经济体系中,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

  然而,如今民营经济遭遇到难题,似乎也非“一日之寒”。

  “目前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营商环境、产业布局以及融资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的困境。”北京民营经济研究院副主任张维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例如在市场准入方面,目前“玻璃门”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招投标方面,在国有企业把控着产业最高端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仍处于劣势。”

  “事实上,目前我们的情况更多是行政匹配资源,而不是市场匹配资源。”张维智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要扭转民营企业目前的形势,要更多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匹配作用,这也就是需要政府进行更深入的改革。

  11月17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在“2018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发表演讲。黄益平提出,要真正解决民营企业的问题,首先需要放弃一些行政性思维,行政性的手段在短期是可用的,但不是解决根本性问题的办法。根本性的思路应该是市场化的策略,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化的风险定价。

  “无论是民营企业的活力激发,还是民营企业的基业长青,都不应该长期依赖于政策扶持措施。”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只有在短期环境恶化,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才需要借助政策扶持来助力发展,渡过难关;在其他时期,民营企业应该自觉融入市场,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在公平竞争条件下,通过优胜劣汰来实现存续发展。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iancaimi.cn/jinrong/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