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开篇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平“语”近人》第三集《国无德不兴》讲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人需要品德,从政需要官德,从商需要商德。
立什么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立德修身。选人、用人,一定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个人也好、家庭也好、国家也好,一定是‘德不孤,必有邻’。”
这是央视《平“语”近人》主持人康辉的一段话。在十二集的《平“语”近人》特别节目中,第三集《国无德不兴》专门围绕“立德”这个主题,从崇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明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修德——勤学、明辨、笃实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
关于为什么立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个什么德?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该怎样立德呢? “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国无德不兴”讲的是道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人无德不立”讲的是道德对每一个个人的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礼记·大学》篇的基本纲领,也是“大人之学”所追求的最高的境界。所谓“明德”是指光明美好的德行,而“明明德”,前面的“明”字是动词,是彰显的意思,所以“明明德”是指的彰显光明美好的德行。而“亲民”,指的是要将这种光明、美好的德行推及到民众身上去,要革除蒙昧,开发民智,然后共同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止于至善”。
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修心明德,立德养德,才能厚德载物。
深圳市明德儒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明德书院”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书院通过国学商道课程的研发和教育,帮助企业家明道优术,助力企业基业长青,从而达成“培育新儒商,共筑中国梦”的新时代使命。
国学商道课程,用国学智慧经营企业
明德书院,专研国学商道
修心开智,明商道
齐家治企,传基业
明德书院
国学商道课程专家
创办一年多时间以来,明德书院严格录取了超过500名企业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国学商道课程研修服务,深受学员好评。
书院与一批知名的国学大师达成了紧密的合作,保证师资的强大;并组建起了一支专业的教务团队,为学员提供贴心的服务。
同时,书院以现代化、国际化的思路,在上海、深圳等多家一线城市开设线下国学体验馆,不断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明德书院上海国学馆
我们希望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影响愿意被影响的人,推动更多的人“明明德”,达到“止于至善”的道德修养境界。
明德书院LOGO释义
深圳市明德儒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明德书院LOGO将“德”字、古代书院建筑以及中国印章进行创意融合,又结合了“儒”字的韵味,其外观端庄气派,给人以厚重感,与书院文化和定位不谋而合。颜色上,金色系彰显高端、大气,很好地体现了国学商道课程专家的高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