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金难退,一度被认为是共享行业出现问题的标志。
12月10日,是成都市民冉先生在共享汽车途歌(TOGO)申请退押金后的第七个工作日,也是途歌告诉他退押金期限的最后一天。"多半是退不了了,我看网上有很多人退了一两个月都没到账。"他对红星新闻记者感叹。
而据《中国经营报》报道,12月3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嘉泰国际大厦14层的途歌总部,近两个小时里有20多名用户前去办公区退押金。
除了押金问题,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各地途歌的可用车辆都在减少。12月10日,记者打开途歌APP发现,成都的可用车辆已只剩下1辆。而在北京、深圳等地,都已经无车可用。
途歌APP上显示北京无车可用
途歌APP上显示成都可用车辆仅剩1辆
花式欠款:欠押金、欠地勤、欠租赁公司
随着"互联网+"延伸至各个领域,而共享出行成为共享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
但从去年开始,作为共享出行领域的先行者,多家共享单车公司被曝出押金退款难等问题,一时间,共享经济中巨额押金如何监管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之一。
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表示,对于押金应实施专款专用,并接受第三方监管。此后,多家共享单车推出免押金模式,押金退款难似乎已被缓解。
但没有想到的是,共享汽车也出现了押金退款难的问题。
据上述冉先生称,途歌退押金的周期相对较长,需在最后一笔订单结束20天后,方可申请退款,而1500元的押金又需要经过7个工作日才可以退还。
12月11日,"7个工作日"已经过去,如料想中的一样,他并没有收到押金。"这边先替公司跟您道歉了,您这个没有到账,这边帮您提交财务加急一下吧。"据他介绍,客服如此回复。
在百度"途歌"吧里,一则名为"北京途歌,押金已退"的主题帖,被"顶"到第一。在这条主题帖下,来自广州、深圳、西安、成都各地的用户,纷纷向帖主咨询退款成功的"秘诀"。"不要相信投诉平台,直接去公司",是他给出的"攻略"。
除了拖欠用户1500元的押金,途歌还有拖欠地勤的消息曝出。
一位自称途歌地勤人员的深圳市民称,途歌在招人时薪酬高于同行业50%左右,但前提是要为公司垫付本应由公司承担的车辆加油费和停车费,并承诺不会拖欠。
但据他介绍,实际情况是,公司拖欠地勤的欠款多的有三四万的,少的也有六七千,"之前去了公司要之前垫付的钱,公司就剩下几个人了,小领导都没一个在的,听说深圳分公司过了11月就撤了,车已经撤的差不多了。"另一位广州地勤称,途歌在广州共拖欠地勤180余万。对于途歌深圳分公司是否已撤出当地市场,12月13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途歌深圳分公司,至截稿时无人回应。
欠用户、欠地勤……此外,途歌还有对租赁公司的欠款。据郑州达喀尔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负责人介绍,分公司还有部分途歌的欠款未收回,但具体金额为多少,他表示不方便透露。
全国无车:租赁公司撤车、二车手网卖车
上述冉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最开始感受到途歌出问题,是因为途歌APP上的可用车辆越来越少。"其实比起GoFun、盼达用车,我自己还是很喜欢用途歌的。一是因为途歌的车型相对比较好,有奔驰 Smart、宝马 MINI、奥迪A3、JEEP 自由侠等多种车型可选择,且都为汽油车;第二是因为途歌的停车极为方便,不需要停到指定网点,任意停车场都可以停车。"
途歌官网车型介绍
但最近,他打开途歌出行的APP发现,成都的车辆越来越少。12月9日晚,红星新闻记者在途歌APP上发现,在成都,可用车辆只剩下16两。而12月10日,记者再次打开途歌APP发现,成都的可用车辆已只剩下1辆。深圳、广州、西安的很多用户也纷纷对记者表示当地可用车辆越来越少。
车都去哪儿了?12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多次联系途歌总部、成都分部,但截至发稿,途歌方面并未予回复。
虽然并未回复,但从途歌的租赁供应商处,也可窥见无车的原因。
红星新闻了解到,途歌与背后有重庆力帆的盼达用车、背后有奇瑞集团的GOFUN不一样,其很大一部分的车辆都来自于租赁公司。
最近,郑州达喀尔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也在逐步回收租给途歌的车辆。12月11日,郑州达喀尔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公司一共租给成都途歌200辆车,到现在已经基本回收结束。
如果途歌付清欠款,是否会和途歌继续接下来的合作?上述负责人并未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最近我们也在和途歌走解除合约的程序",他这样回复道。
更让人意外的是,据网友@天降大任 的截图,早在9月,途歌便开始"网上卖车",在某二手车网站"急售"一辆雪铁龙C3-XR,但12月11日记者再次搜索这辆车,已经找不到相关信息。
网友@天降大任 提供的关于途歌在某二手车网站卖车的信息截图
商业模式尚待探索
公开资料显示,途歌成立于2015年,目前已累计完成6轮融资,累计融资额已超过5亿元人民币。最近一笔融资来自于2018年10月8日,途歌宣布完成千万级美元B2轮融资,由SIG海纳亚洲基金领投,真格基金、凯欣资本跟投。所以,受资本喜爱的途歌自称为国内融资额最大的共享汽车平台。
但在12月11日,天眼查信息显示,途歌运营主体是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并未发生股权变更。上一次股权变更和注册资本增资还是在2016年10月。
然而,从号称融资5亿的共享汽车平台,到成为第一个被曝押金难退的平台,融资都到位了吗?钱又花在了哪里?对此,截至发稿,途歌方面尚未回复红星新闻。
上述用户冉先生认为,途歌的优点,也是途歌如今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他们的车型相对较好,不管是租的还是买的,都需要大量的运营成本;另外,他们‘随开随停’的设置的确给了用户很多方便,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有一次我在小区楼下开走一辆奔驰smart,需要缴纳的停车费都是200多元,我当时就把车停回了停车场。"据了解,这些用户不愿意支付的停车费用,后都由途歌地勤代为支付,然后将车开到途歌合作的停车网点。
其实不仅是途歌一家公司,共享汽车整个行业从如火如荼到被唱衰"倒闭潮",也不过一年的时间。
据媒体报道,2018年5月,共享汽车企业麻瓜出行宣布,由于该公司业务战略调整停止服务。紧随其后,2018年6月,作为进驻济南市场较早的共享企业品牌"中冠共享汽车"败走泉城。
如今市场上活跃的共享汽车,一部分是以车企为主导的,EVCARD属上汽集团旗下,GreenGo属北汽新能源旗下,盼达用车背后也有重庆力帆控股;而首汽集团的GoFun、神州租车的iCAR共享车等,在入局共享汽车之前,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汽车运营基础。
而问及是否盈利,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给出完全肯定的答案。
宝马与EVCARD合作进入中国时,宝马集团出行及能源服务全球副总裁布拉特曾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之后,要实现盈利不是大问题。
但EVCARD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到今天为止,全世界都还没有一家分时租赁企业能过盈亏平衡点。神州租车董事局主席陆正耀也曾表示,分时租赁的市场需求是真实需求,然而现行商业模式普遍存在短板,找不到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