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舍得酒业披露的一份2019年非公开发行预案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据公告显示,舍得酒业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总股本20%的股份,募资不超过25亿元。其中,约10.05亿元用于酿酒配套工程技术改造项目,4.25亿元用于营销体系建设项目,约3.20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项目,剩余7.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对此,舍得酒业向外界回复称,此次定向增发所得募资,将主要用于酿酒配套工程技术改造项目、营销体系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聚焦生产、运营和品牌营销,并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全面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业内人士对舍得酒业这一增资行为的看法分为两大阵营。
一方是,舍得酒业此次推出定增预案进一步表明了这家企业向"中国白酒第一阵营"加速冲刺的决心。另一方是,顶着高库存的压力去扩大将近3倍的产能,舍得酒业是疯了不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预案发布之前,也就是2月19日,舍得酒业发布2018年年度财报。据财报显示,2018年,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22.12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138%。
有意思的是,问题就是出在这份营收大涨35%,净利暴增138%的靓丽财报上。
"如果相关的扩张计划远远超出了公司当前的资产和业务体量,那这样的扩张计划背后的合理性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由此,这份增资预案一出,舍得酒业股票截至昨日收盘不涨反跌,微跌0.59%,收报28.44元。
此外,还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透过这份增资预案,舍得酒业身上还是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疑点和问题。
疑点一:高库存之下的疯狂扩张
事实上,在这份靓丽的财报下,我们可以窥出其第一个疑点,即高库存的压力下,舍得酒业的产能扩张真的合理吗。
首先,根据舍得酒业的计划,此次增发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四个项目:一是酿酒工程技术改造配套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8.20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投入10.05亿元;二是营销体系建设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4.25亿元,将全部使用募集资金投入;三是信息化建设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3.22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投入3.20亿元;四是补充日常流动资金,预计金额为7.50亿元。
而从前文提到的增资计划来看,舍得酒业本次再融资的最主要投向就是产能投资。其产能投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一是总投资18.20亿元的生产线技改项目;
二是其总投资3.22亿元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也涉及到生产线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把上述两项投资合计起来,舍得酒业此次募投项目所涉及的产能投资总额大概超过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其公布的财报来看这次增资计划已经与其2018年全年的营收总规模相当,而其四个募投项目合计33亿元的总投资规模,更是较该公司去年的总营收高出50%。
但事实上,舍得酒业如此大规模产能投资的行为是与其当前的去库存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
统计数据显示,如果以成本基础法计算,舍得酒业的存货周转速度在整个A股市场18只白酒股中排名倒数第二,其存货周转天数高达1392天,仅高于目前正陷入巨大经营泥潭的*ST皇台。
另一方面,如果以收入基础法计算,舍得酒业的存货周转速度同样慢得惊人:截至2018年底,舍得酒业账上的存货余额高达23.71亿元,按照2018年22.12亿元的营收测算,该公司要想消化掉既有库存,需要超过一年的时间。
不过,即便在如此高的库存下,舍得酒业还是准备融资20多亿来扩充产能。由此,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那么多的库存还没去的前提下,扩产能真的可行,难道是借着业绩大增来掩护圈钱行为?
疑点二:钱去哪儿了呢?
值得一提的是,说到"钱"这一字眼,舍得酒业的经营性现金流也是很值得讨论的一点。
2月19日,舍得酒业发布2018年年报称,公司营业收入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02%,净利润3.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40%。需要指出的是,舍得酒业2018年营收增速创下近6年来新高,净利润比过去5年总和还高,净利增速在白酒行业名列前茅。
乍看起来,舍得酒业的业绩非常亮眼,相较于2017年增幅非常明显。但是对比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却发现,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几乎同比没有变化。
2015年,舍得酒业走出"八项规定"的低谷后,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实际上就一直大幅领先于净利润,但如今在2018年脚步却停滞。
这里面就蕴含了一个疑点:为什么卖了更多的货却没收到更多的钱,公司的钱去哪儿了?
根据舍得酒业披露的一系列财报来看,一方面可能是公司的营收口径不同,报表里的一部分营收是"虚增"的。
比如,因新收入准则的影响,舍得酒业自2017年10月1日开始执行修订后的收入会计政策,即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当期已经发生期末尚未结算的经销商折扣从销售收入中计提,计入其他应付款核算。若剔除上述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公司对外酒类产品收入为20。 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79%。
另一方面是,或许是收购四川天马玻璃有限公司的影响,采购商品提高了成本。
假设从公司两年来的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性现金流量内容逐项对比来看,增幅比较大的是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和税费,增幅均大于营收增幅。对此,舍得酒业在年报中解释,"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的增加主要是本年销售收到的货款增加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撇开上面两方面的因素干扰,舍得酒业下大血本营销也是一个原因。
2018年,舍得酒业3.2亿的净利润颇为可观,但与此同时,销售费用却比净利润高出近一倍,达到6.1亿元。对此,舍得酒业在年报中称,公司产品销售结构发生变化,公司中低端产品销量下降幅度较大,高端产品销量有所增加。主要系公司大力推进营销改革,积极进行产品梳理和渠道变革,市场不断拓展,公司中高档产品销售收入增加所致。
事实上,从这份财报数据中,很明显可以看出舍得酒业这种"烧钱"烧出业绩的情况。有意思的是,这种情况并非2018年独有。据舍得酒业历年年报显示:舍得酒业2017年净利润为1.44亿元,销售费用为4.8亿元。2016年净利润为8020万元,销售费用为3.1亿元。
由此伴随着舍得酒业年报的披露,其业绩的含金量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搞清楚舍得酒业将钱用在哪儿也更能让我们了解它的"想法"——它究竟是把钱在用到"正道"上了,还是另有企图。
于是,在舍得酒业诸多疑点还未解决之际,其融资行为难免不使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