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相比A股一季度的大幅反弹表现,港股显得有些慢条斯理。截至4月26日,上证综指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为23.76%,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涨幅分别为14.55%和13.69%。今年以来,相比A股一季度的大幅反弹表现,港股显得有些慢条斯理。截至4月26日,上证综指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为23.76%,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涨幅分别为14.55%和13.69%。
受益于此,既可投A股也可投港股的20只沪港深概念基金在今年均取得不错的收益。去年净值跌落至1元以下的12只沪港深基金,已有11只净值回归面值以上,最高净值涨幅达到50%以上。整体来看,沪港深基金在一季度主要配置了农业、消费、TMT和医药等行业。
去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A股和港股市场均经历了深度调整。在此背景下,沪港深基金去年净值增长全部告负,部分基金净值跌落至1元以下。同时,基金份额遭遇大幅缩水。
今年,偏向价值投资风格的港股维持缓和上涨趋势,部分板块和个股也出现估值上的修复。截至4月25日,20只沪港深概念基金年内净值涨幅均为正,平均涨幅为21.27%。其中,有5只沪港深基金跑赢同期上证综指,排名位居前二的前海开源沪港深价值精选和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净值涨幅分别为57%和51.6%。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沪港深基金整体表现良好,但基金业绩仍然出现分化,首尾业绩相差近50%。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基金仓位以及投资风格有很大关联。
从一季度重仓股配置情况来看,沪港深基金存在选股集中度较高的现象。排名前五的沪港深基金重仓股策略相似,且配置A股的比例要高于港股。而排名靠后的沪港深基金主要围绕恒生指数,配置流动性高、质地好的大蓝筹为主,比如腾讯控股等。
前海开源旗下有着多只沪港深基金,但因为其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不同,基金在重仓股上的选择也会随之不同,导致基金净值涨幅出现较大差别。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精选年内净值涨幅为13.82%,与上述排名前两位的“兄弟”基金有着不同策略。一季报显示,该基金股票仓位为88.59%,重点配置TMT、消费、金融等行业股票。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是港股,且合计占比63.30%,远超A股配置比例。其投资风格更趋于稳健。
整体来看,大部分沪港深基金都延续了A股的投资思路。东方红沪港深混合基金经理林鹏表示,一季度基金保持高仓位运作。鉴于A股估值修复空间更大,流动性更充足,期内减持了港股,增加了A股的比例。个股选择上,该基金优先选择有足够安全边际和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的品种,以期获得长期复合回报。当前A股配置比例较大的行业包括消费、医药、科技等;港股则选择性地配置了有相对估值优势的保险、航空和原材料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