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都加满!仓没加错!这家“多头”基金公司为何能持续神操作?【组图】

  “一个中长期的、战略性的拐点已经出现,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克服恐惧。”2018年10月初,前海开源基金联席董事长王宏远提出这一观点时,市场上大多数人仍是将信将疑,然而时间最终给出了答案。

  率先公开看多市场、全面加仓,2018年10月19日以来旗下基金收益全线飘红,又一次精准操作让前海开源基金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自公司成立以来,因股权激励、事业部制等制度创新,以及独树一帜的鲜明投资观点、果断加减仓的投资风格,前海开源基金一直被称为公募基金界观点最旗帜鲜明的基金公司!

  “经过六年的发展,公司已经迈入2.0时代。”前海开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在1.0时代通过股权激励和事业部制的制度创新,迅速聚集起一批优秀人才,激发出公司各层面的潜能和活力,为公司初创期发展奠定基础;经过过去六年的融合和打磨,现在进入2.0时代,公司已培养出一支多元背景、多种策略、多样风格的投研团队,立足于“投资者利益至上”的统一理念,以“前瞻的宏观判断力、敢于果断加减仓的魄力、中长期持有的耐力”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为投资者赢取长期持续正回报。

  逆风起舞

  权益业绩亮眼

  2018年A股市场受宏观经济下行和贸易战影响持续震荡下跌,到了2018年四季度市场信心极度低迷。然而在国庆期间,王宏远率先公开提出“棋局明朗,全面加仓”并建议前海开源基金全面加仓。10月14日,王宏远接受媒体采访时再度强调,A股市场经过大幅度的风险释放后,现在进入了安全区域,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A股在未来三年相对涨跌幅将至少走赢国际主要资本市场50%以上,中国将成为全球市场的一个相对避风港。

  从最新披露2018年基金四季报来看,前海开源基金旗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已经提升至71.39%,有47只产品股票仓位超过90%。全市场数千只权益基金产品加仓幅度最明显的10只基金中有5只基金是前海开源基金旗下产品。此外,公司旗下四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在2018年四季报中承诺在2020年1月份公布2019年四季报之前将保持股票仓位不低于90%,公司还计划另一部分基金通过投决会决议规定基金保持较高股票仓位运作。

  2018年10月19日上证综指在创出2449新低后,市场整体开始强势反弹,多个强势板块从底部涨幅已经超过40%。截至2月18日,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数今年以来涨幅分别为12.57%和13.04%。前海开源基金旗下权益基金四季度提升股票仓位,期间虽然大盘指数出现了二次探底,但由于强势板块从2018年10月19日已经率先见底且拒绝二次探底,所以率先加仓的基金已经先于大盘获得了丰厚业绩回报。根据Wind数据,2018年四季度至2019年2月18日,全市场公募基金收益排名中,前海开源多元策略、前海开源价值成长、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分别以23.52%和22.32%、22.06%的收益率位包揽了前三名。前海开源基金旗下超过20只偏股型基金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0%,部分基金净值更是创出历史新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不仅短期业绩亮眼,前海开源基金权益长期业绩也在业内处于领先。根据海通证券的统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前海开源旗下权益基金最近3年绝对收益排名在97家公募基金中位于第15位,超额收益排名位于第10位。

  前瞻的判断力

  大类资产配置实力突出

  前海开源基金能够形成长期稳定的优异业绩,与公司对投资能力的持续打造和对投研团队的培养密不可分。“外界对前海开源印象深刻的是多次精准择时,但这背后其实是公司整体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体现。”基金业内人士指出。前海开源基金自成立以来,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正是几次关键时点的大类资产配置。

  2015年5月21日,上证综指位于4529.42点时,公司率先公开提示市场风险,旗下基金严格控制股票仓位;

  2016年2月,公司由“战略防御”转为“全面进攻”,并将投资方向聚焦在港股和A股蓝筹股,成为了首批布局沪港深基金的公司之一,在2017年港股牛市和A股蓝筹牛市中,收获颇丰;

  2015年到2016年在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下,公司布局了业内首只黄金股票主题基金——前海开源金银珠宝混合基金,该基金以全年15.86%的业绩荣获2016年度开放式混合型金牛基金;

  2016年前三个季度,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下行。当年10月起,公司对利率风险高度警惕,严控旗下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久期及债券仓位,规避了其后的债券市场风险。

  2018年初基于对A股和港股市场谨慎的观点,在同时握有MSCI指数基金和公用事业行业股票基金批文的情况下,前海开源基金选择优先发行公用事业股票基金,因为在弱市行情中,公用事业行业的防御价值凸显。该基金自成立至今收益率为1.6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4.29%。

  一次精准判断或许依靠的是运气,但近年来多次精准预判和成功布局依靠的则是多资产多品种多策略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众所周知,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主要取决于对宏观经济周期及监管政策的研究和预判,前海开源基金成立之初通过股权激励和事业部制吸引了众多业内大佬加盟,如曾在公募基金业创造一系列“神话”的王宏远、知名宏观经济学家龚方雄、以及多位拥有全球投资视野的海归基金经理等。这些经验丰富的宏观大佬犹如“定海神针”,让前海开源基金近几年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几乎从未失手。

  术业有专攻

  深入发掘个股价值

  除了外部引进人才外,近几年前海开源基金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加强投研队伍的建设,自行培养基金经理,前海开源基金联席投资总监邱杰、联席投资总监曲扬等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2014年加盟前海开源基金之前,邱杰一直从事研究工作,并无基金投资管理经验。2015年1月邱杰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经过4年多时间的锤炼,邱杰凭借出色的业绩成为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之一。他所管理的前海开源再融资股票基金从成立的2015年到2019年,每年都能稳定超越指数,在同类基金中也每年排名前列;该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到33.87%,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5%(数据来源:银河证券)。

  目前公司基金经理团队中既有价值成长风格的全天候长跑选手邱杰,又有掌管过发行规模超300亿元QDII基金的港股投资先锋、敏锐的产业趋势捕捉者曲扬,以及经验丰富的全球投资专家史程,消费行业翘楚白金分析师赵雪芹,行业风格轮动专家王霞,国际视野及宏观功底深厚的德籍基金经理谢屹等,投资风格百花齐放,术业有专攻。

  此外,公司高度重视投研一体化,目前前海开源基金研究团队已经有近30位成员,他们精准分工、高度协同,形成了“细分行业翘楚+研究员”的研究梯队,代际有传承、新人有朝气。以消费行业研究为例,基金经理赵雪芹曾是消费行业白金分析师、拥有超过十年的消费行业研究经验,对消费行业发展脉络和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具有深刻的观察和思考。而在新兴消费领域,如互联网游戏、博彩等细分行业,一些年轻90后研究员凭借“网络一代”的天生敏锐触觉、通过独立思考和深度研究,发掘了新兴细分市场的龙头股投资机会。

  “我们公司的一位90后研究员业余时间对网络游戏非常痴迷,但也正是他发现了游戏股的投资机会。”邱杰表示,公司很多90后研究员对新产业、新模式及新业态的洞察力更敏锐,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支持。

  为了进一步加强投研互动,公司2018年开始调整研究部组织架构,将研究部成员全部并入投资部,并由公司明星基金经理曲扬、邱杰负责研究团队的日常管理。不同于传统事业部“各自为战”的封闭状态,公司每周召开投研深度交流会,在合规权限范围内,每一位基金经理阐述自己最新投资观点和研究成果,使得知识和经验在团队内部有效分享。可以说,通过基金经理对研究员“赋能”以及研究员对基金经理“能力圈”拓展的协助、公司投研互动已形成全闭环、一体化的协同效应。

  公司还要求每一位研究员构建模拟组合,模拟组合不仅包括自己覆盖细分行业的组合,还有全市场资产配置组合,让每一位研究员不局限于自身研究的细分领域,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公司也通过对模拟组合业绩的考察和评估,提拔了一批年轻研究员成为基金经理,使新生力量得以崭露头角。

  不忘初心

  坚持中长期投资

  “投资收益的来源,一是大类资产配置,二是深入发掘个股价值,创造持续稳定的阿尔法。”邱杰表示,持续稳定的阿尔法必须立足于扎实的基本面研究,才能发现价值、敢于重仓。

  从2018年四季报来看,前海开源旗下基金加仓主要集中在非银金融、黄金、农业、电子、计算机、通信及国防军工这七大行业。而2018年10月19日以来,这七大行业涨幅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均位于前列。正是由于培养了一支术业有专攻的投资研究团队,凭借扎实的基本面研究功底,才能及时、敏锐地发现经济、市场、行业和上市公司所发生的微妙而重要的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变化,充分把握这些投资机会。

  同时,公司高度注重投资者盈利体验,围绕“为投资者赢得长期持续稳定正回报”的价值观和理念制定考核体系,基金经理的业绩考核采取双“50/30/20考核体系”:一年考核优先考虑基金持有人的正回报,50%比例为业绩正回报、30%为超越比较基准回报、20%为业绩排名;三年考核鼓励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适度淡化短期排名压力,50%考核当年业绩、30%考核上一年度业绩、20%考核前年业绩。这样的考核机制鼓励基金经理在震荡市或弱市中,优先考虑为基金持有人带来正回报;在市场进入非理性繁荣时期,约束基金经理过于激进的投资行为,从而确保上述投资理念得以贯彻。

  以邱杰管理的前海开源清洁能源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6月16日,彼时上证综指接近5000点,截至2019年2月18日,上证综指已下跌46%至2754点,然而就在同一时间区间,该基金的累计回报为33.53%,同时最大回撤仅14.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5%。

  大多投资界先哲投资思想中一个共同点就是“坚持”,风格的坚持、理念的坚持,方法的坚持。但任何一种“坚持”的背后都意味着某种放弃。坚持中长期投资理念,意味着放弃短期机会、不博短期业绩;坚持投资者盈利体验至上,意味着放弃短期利益得失。

  “在2015年基金销售最疯狂的2个月,我们放弃了至少200-300亿权益基金规模增长的机会。”上述前海开源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宁愿放弃,因为市场高位进场的投资者最后多损失惨重。

  “因为相信所以坚持,我们相信价值终会回归,相信在有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买入优质公司与时间做朋友一定会给持有人带来好的投资回报,相信为投资者赚钱而不是排名才是我们的使命。”邱杰表示,虽然不能保证每次都对,但我们一直在用心。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公募基金20年的发展长河中,股权激励破冰无疑是重塑行业格局的标志性事件,成为了一些新型基金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佳路径。前海开源基金作为率先践行股权激励机制的公司之一,经历了困惑,遭受过质疑,但始终不忘初心,不断自我革新,致力于成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CIS)“

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iancaimi.cn/jijin/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