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奔波,国民信托四款逾期项目的投资者,兑付仍无期。
6月13日下午,投资者代表们再次来到国民信托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总部,与国民信托董事长杨小阳、副董事长肖鹰在内的公司高管沟通兑付进展。
关威(投资者,化名)告诉记者,杨小阳当天对投资者说,因为现在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行为能力有限,“国民信托的董事会在监管部门还没批收购和增资的情况下,只能维持日常经营,其他重大问题很难解决,包括监管部门要求的股权多元化,增资,资产处置的授权。”
国民信托天冶轧三经营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天冶轧三项目”)的投资者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民信托有明显的过错,但是屡次推脱,至今对如何赔付都没有给出具体解决方案。”
增资目前无进展
受累于渤海钢铁债务事件,国民信托旗下四款与渤钢相关的产品陆续出现违约,合计规模约9.5亿元。天冶轧三项目投资者对记者表示,“目前项目都是延期,利息只支付到2016年8月7日。”
据关威说,杨小阳对投资者提出的兑付问题,给出两个解决方案:国民信托获得注资或批准收购,投资者起诉信托公司进而推动信托公司处置资产。
此前,国民信托曾推动增资和股权收购的达成,但至今未果。
2017年5月,肖鹰空降国民信托,出任国民信托副董事长。公开信息显示,肖鹰此前任北京银监局纪委书记,拥有17年的金融监管工作经验。
杨小阳表示,“董事会批准银监局的肖鹰加入国民信托的目的,是期望可以加强公司治理及与监管部门的沟通,把注资和收购批准了,不过目前都无进展。”
在此之前,国民信托曾向监管部门申请增资,而北京银监局于2017年初发布公告称,对国民信托增加注册资本的请示不予批准。对于不予批准的原因,北京银监局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中国银监会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第七条的规定,经审查,国民信托此次增资申请不符合《实施办法》第七条相关规定,因此不予批准。
记者查询《中国银监会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第七条为对信托公司出资人的规定。当时也有媒体报道显示,“其中的第(九)条可能是导致监管不批准的原因。理由是近年来,国民信托不断被传易主,先是佳兆业,后是生命人寿,违背‘5年内不转让’的规定,并遭到北京银监局调查。”
就上述结果,国民信托也曾公告表示称,“正在与监管部门沟通确认具体情况,继续完善和推动增资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国民信托最近一次增资在2008年,注册资本金由5.5亿元增加至10亿元。目前其10亿元注册资本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56位。
国民信托副董事长肖鹰对投资者表示,“国民为什么要增资、引资,是因为目前无论在法律上、意愿上,国民信托都没有选择。”
6月13日,多位国民信托投资者还集体去北京银监局,向银监会提交投诉国民信托的材料。此前已经提交过投诉资料的投资者则到银监会进行行政复议。另据记者了解,复议的主要内容是提交了“经公证后的天冶轧三项目相关企业官网上显示的2015年就已经亏损的信息,并要求银监会根据信托法规规定,责成国民信托归还本金及利息”。
关威说,银监会信访办负责人接待了投资者并给出复议函,不过“当时并未有明确答复”。
共2页 [1] [2] 下一页
渤钢债务连锁风险发酵 国民信托被指尽调存严重漏洞
钢铁业低迷曝光风控不力 国民信托多个信托项目连续违约
危机缠身的国民信托 一年半4起违约 疲于股权内斗
国民信托9月到期项目又违约 发项目“仅凭担保”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