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背景下,信托公司不断开拓新业务,互联网销售信托成为布局的新亮点。
资管新规背景下,信托公司不断开拓新业务,互联网销售信托成为布局的新亮点。
记者近日获悉,腾讯旗下的微信理财通“高端专区”已开始售卖多家信托公司产品,安信信托(600816,股吧)、华宝信托、光大兴陇信托纷纷入驻。“微信卖信托”模式,让陷入沉寂的信托互联网探索再次焕发生机。
“微信卖信托”走红
一直给人“高大上”印象的信托,也开始走“微商”之路?
相比货币基金的1分起购,信托的投资门槛有点高。《国际金融报》记者打开微信-钱包-理财通,点击进入“高端专区”,其针对的是理财通高净值用户,由金融机构直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由于其投资门槛较高,大部分投资者被拦在“门外”。
进入理财通高端专区前,需验证身份信息,之后进入某家信托公司专营店时,投资者首先要承诺符合合格投资者要求,才可以看到产品具体内容,包括产品介绍、信托合同及风险提示等。具体购入产品时,还要经过风险测评、录音录像等。拿华宝信托专区内推出的产品信息来看,“华宝现金增利C型财享1号”业绩基准率为5.5%(年化),封闭期为28天,20万元起购。
“虽然封闭期只有28天,但是20万元的投资门槛将一些普通投资者拒之门外。”一位投资者无奈地说。
而安信信托专区内产品的业绩基准为7.2%-7.8%(年化),明显高于货币基金约4%的年化收益率。
安信信托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专区内产品自6月份就已经开售,销售情况较好,产品推出就遭秒抢。
信托行业人士认为,当前,信托产品发行和代销渠道仍较窄,诸如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平台可凭借其强大的受众群体,对产品推荐和引流都有较好的效果。
产品风险不可小觑
有业内人士提醒,由于微信代销是一种探索,但合规风险较高,需要监管部门给予规范和明确,否则未来发展前景仍不明朗。
而理财通官方强调称,专区内的产品由金融机构自行提供销售服务和底层资产的主动管理及风险管理,理财通仅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不参与金融产品的任何投资及管理,投资人应独立判断做出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事实上,线上卖信托的操作已有数年。2015年,平安财富宝、中融金服、深中顺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先后成立,成为信托业传统“三巨头”的互联网探索先锋。
而业内公认做得比较成功的是平安财富宝,自2014年11月正式推出以来,用户数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2月底,注册用户数近850万,客户人均资产51万元。
平安财富宝的成功引发信托公司跟随,不少信托公司成立了互联网金融部门,但信托的私募属性与互联网的公开性一直是业务合规的难点。
某信托公司一位财富管理业务负责人表示,信托算私募性质,互联网销售存在公开推广嫌疑。信托不应该电商化,而且现在都是双录(录音录像),体验不一定好。
尚处尝试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火热,加快了传统模式的转型。不过,考虑到信托产品的私募特性,多数信托公司在试水互联网时显得较为低调和谨慎,也不做过多宣传。
根据《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规定,信托公司推介信托计划时,不得进行公开营销宣传。
此前,中铁信托和陆家嘴(600663,股吧)信托曾开设网上直营店。客户只需注册成为信托网的用户,便可通过网上预约在售信托产品的方式,直接从信托公司购买理财产品。
“网上卖信托也是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客户量,方便操作。”上述财富管理业务负责人表示。
一家地方性信托公司的研究员表示,通过借助有互联网客户优势的平台,搭建自身线上销售平台的理念是正确的。不过,由于信托产品的私募性质,直营店还处于尝试阶段,目前监管政策尚不明朗。
对于信托互联网化发展的走向,多位接受采访的信托人士表示,合规是难点,当前监管及配套制度均不完善。互联网销售信托在于怎么解决合规推介问题,现在很多私募针对合格投资者的推介都是走个形式,打开页面只要勾选一下合格投资者即可。
(国际金融报记者 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