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今年一季度,全省市场价格运行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保持低水平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同比涨幅回落。□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肖萌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一季度,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低于全国平均0.2个百分点(全国上涨1.8%),居全国各省市第24位(其中:全国最高为广东、广西、西藏、宁夏,同比上涨2.2%,最低为辽宁省同比上涨1.0%。中部其他省分别为:湖南上涨1.8%、湖北上涨1.9%、山西上涨2.0%、江西上涨1.9%,安徽上涨1.6%)。
工业品价格同比涨幅回落
一季度,我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为0%,低于全国平均0.2个百分点(全国上涨0.2%),涨幅居全国各省市第15位(其中:全国最高为陕西同比上涨2.2%,最低为西藏同比下降2.9%。中部其他省分别为:湖南上涨0.4%、湖北上涨0.9%、山西上涨1.4%、江西下降1.1%、安徽上涨0%)。
主要商品价格总体稳定
一季度我省主要商品价格总体稳定,主要农副产品价格稳中有涨,主要工业生产资料中钢材价格缓慢回升,水泥价格小幅下滑,化工类品种低位运行,动力煤价格基本稳定。
分类别看,主要粮油市场价格总体平稳,主要蔬菜价格略高于上年同期;进入3月份,受非洲猪瘟和春节前集中出栏影响,我省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快速减少,价格出现一轮快速上涨;春节过后,国内和国际大蒜采购市场迎来了第一轮采购备货,2019年大蒜收获面积较上年减少,大蒜价格上涨预期较强,大蒜产地价格行情出现上涨走势。
受春节因素影响,2019年第一季度我省主要工业生产资料价格低位运行,所监测的13种工业生产资料3月份价格同比10降3升,其中烧碱、甲醇价格降幅较大,分别为15.11%、7.97%。
主要农资价格稳中趋涨。2019年3月下旬开始,我省进入农耕备肥用肥旺季,需求短期内集中释放,部分农资价格出现上涨。
■权威解读
食品类价格依然是影响我省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据省发改委给出分析,食品类价格依然是影响我省CPI上涨的主要因素,2019年3月生猪肉蛋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影响我省价格总水平走高,预计会持续影响第二季度的价格水平上涨。
第二季度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品种:
生猪价格持续震荡上涨。目前,我省生猪养殖已由亏转盈,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基础产能下降较多,而生猪恢复需要周期较长,后期市场供应会明显偏紧,预计价格仍将震荡上涨,生猪养殖效益将进一步转好。
大蒜价格中远期上涨可能性较大。2019年大蒜种植面积减少,部分地区早熟蒜产量不高,储存商看好今年大蒜行情,大量资金投入大蒜市场,价格出现上涨。预计5月份新蒜大量上市后,价格会出现小幅震荡,但中远期价格上涨可能性较大。
从供需全局看,尿素、三元复合肥供需局面依然宽松,预计随着春耕结束化肥价格会逐步回稳。
受环保政策影响,农药行业整合度提高,高污染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市场,产能缩减,原材料成本上升,预计2019年农药价格尤其是原药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