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CPI时隔半年重回“1时代” PPI创2016年9月以来新低[图]

  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2月CPI和PPI数据。数据显示,中国12月CPI及PPI同比双双不及预期。

  具体来看,中国12月CPI同比 1.9%,预期 2.1%,前值 2.2%;12月CPI环比持平。

  12月PPI同比 0.9%,为2016年9月以来最低,预期 1.6%,前值 2.7%;12月PPI环比下降1.0%。

  2018年全年,中国全年CPI同比 2.1%,PPI同比 3.5%。

  华尔街见闻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分析,2018年12月CPI、PPI双双低于市场预期,CPI重回1时代,PPI则直接回到0时代。2018年CPI曾一度上行,主要因为天气因素导致的蔬菜价格上涨,但2018年四季度蔬菜价格下跌回归常态,CPI趋势性回落。此外,油价回落对CPI非食品下降拉动明显,油价相关的交通通信是导致CPI同比回落的主要因素。油价是导致PPI回落的主要因素,同时黑色等也带动PPI下行。

  邓海清团队认为,2019年CPI大概率保持平稳,但PPI持续下行至通缩的可能性很高。

  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 食品同比上涨2.5%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1.9%;食品价格上涨2.5%,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2.1%。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与上月持平。其中,城市和农村均与上月持平;食品价格上涨1.1%,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均与上月持平。

  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解读称,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3%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1.1%,影响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略有扩大,影响CPI下降约0.18个百分点。在食品中,天气转冷,鲜菜价格上涨3.7%,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猪肉、牛肉和羊肉价格分别上涨0.7%、1.7%和2.7%,鸡肉、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1.9%、1.9%和1.1%,上述六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鸡蛋价格下降1.5%;其他食品价格保持基本平稳。在非食品中,受成品油调价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0.1%和10.8%,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22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CPI上涨1.9%,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5%,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38个百分点。在食品中,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9.4%和4.2%,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26个百分点;牛肉和羊肉价格分别上涨6.6%和12.2%,禽肉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5.4%和2.0%,上述四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猪肉和鸡蛋价格分别下降1.5%和1.4%,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在非食品中,居住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2.3%和2.5%,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 汽油和柴油价格由上月分别上涨12.8%和14.2%转为下降0.5%和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8%,涨幅与上月相同。

  PPI环比降幅扩大,同比涨幅回落较多

  2018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9%,环比下降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下降0.9%。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解读称,从环比看,PPI下降1.0%,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3%,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微涨0.2%转为持平。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12个,持平的有5个,下降的有23个。在主要行业中,降幅扩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2.9%,比上月扩大5.4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7.6%,扩大4.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4.3%,扩大3.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9%,扩大1.2个百分点。涨幅回落的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0.9%,回落0.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采选业,上涨0.7%,回落0.2个百分点。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2.9%,涨幅比上月扩大2.4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PPI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7%,回落0.1个百分点。在主要行业中,涨幅回落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4.5%,比上月回落19.9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5.7%,回落11.9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0.5%,回落3.4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5.3%,回落2.1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升转降,下降2.7%。上述五大行业价格涨跌合计影响PPI同比涨幅回落约1.71个百分点。

  华尔街见闻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点评全文如下:

  2018年12月CPI、PPI双双低于市场预期,CPI重回1时代,PPI则直接回到0时代。

  从CPI来看,2018年CPI曾一度上行,主要因为天气因素导致的蔬菜价格上涨,但2018年四季度蔬菜价格下跌回归常态,CPI趋势性回落。此外,油价回落对CPI非食品下降拉动明显,油价相关的交通通信是导致CPI同比回落的主要因素。

  PPI方面,油价是导致PPI回落的主要因素,同时黑色等也带动PPI下行。供给侧改革对于商品价格的效果已经淡化,且不再“一刀切”之后供给侧改革的力度也会放缓,同时在特朗普不希望油价走高,以及全球需求走弱的背景下,油价趋势回落,PPI通缩可能性很高。

  1月原油价格回升至60美元,但2018年油价区间在60-85美元,如果2019年油价不发生戏剧性的V型反转,则2019年原油价格对PPI的同比贡献将为负值。

  华尔街见闻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团队认为,2019年CPI大概率保持平稳,但PPI持续下行至通缩的可能性很高。

  从货币政策来看,CPI影响货币政策宽松的可能很低,相反,若PPI转为通缩,则需要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宽松将显著加码。

  2019年债券牛市仍将继续。与2016年债市“疯牛”对比,当前的牛市还远没有到疯狂的程度,更多的投资者是“看多不做多”、“等回调再做多”,恰恰导致债市难以深度调整。

  我们强调,债券投资更应当关注长期趋势,而非短期波动,否则总会出现踏空甚至做反的可能。站在当前时点向后看,每一次非本质原因导致的调整都是债券投资上车机会,且行且珍惜。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iancaimi.cn/jinrong/3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