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理/素描
琚理/素描
邹蕴涵
两会话题走热舆论场。其中一大焦点便是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2019年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空前的力度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笔者看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就是从每个微观细胞上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自2014年起,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增速平稳放缓。一些企业在销售疲软的同时,面临着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攀升,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一方面需要需求端,尤其是居民终端消费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就要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下功夫。而居民终端消费是否强劲有力,根本上还是要看就业情况和增收情况,这又与企业经营状况有直接关系。因此,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很大程度就是要在减轻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下功夫。
作为舆论关注焦点,降低我国企业税费负担,迅速从纸面讨论走向实际落地。2018年已为企业减税降负约1.3万亿元,今年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至近2万亿元的规模。综合各方面信息可以看出,着力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下调企业增值税税率,并继续研究税档合并。在年初已经出台一系列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领域实行增值税率普降。同时,加快研究税档合并进度,比如之前反复提及的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等。但实事求是地说,这样重大的税制改变必须谨慎稳妥推进。因为税档合并时,可能对行业的瞄准性有所降低,产生部分企业减负、部分增负的情况。
第二,下调企业养老金缴费费率。这对于当前部分处于“久旱”状态下的企业来说,如同“普降甘霖”。自从社保征收权从民政部门转到税务部门后,社保征缴能力加强,以前没有足额按时为员工缴纳社保(特别是养老金)的企业再也没有逃避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给企业降低一些缴费费率,并非帮助其逃避缴费责任,而是给其更大的生存空间。
第三,降低电费、过路费、网费。工商业电费将下调10%,取消或降低一批铁路和港口收费,下调中小企业宽带资费15%以及下调20%的移动网络流量资费,这正是瞄准了企业的负担。电费、过路费等所谓制度性成本,已经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在大力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当下,降低网费等将有利于创新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9年以来,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但经济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下行压力时隐时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外部发展环境可能面临更多挑战、出现更多摩擦。当此之时,给企业减轻负担,就是给予他们对外谈判时更大的空间,与国外同行竞争时更强的底气。切实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就是真正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外部环境变数对我国经济影响降到最低。
总体而言,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供需循环不畅通、存在关键堵点,从而影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微观细胞和关键小节点,打破企业生存困境是打通宏观堵点的重中之重,所以减税降负正逢其时。毕竟,企业好,经济才能真的好。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