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畅谈WTO改革【组图】

  第一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大讲堂(DRC Chair)在北京开讲了。3月22日,四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登上了大讲堂的讲台,他们分别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费尔普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主持了本期大讲堂,主要讨论多边贸易体制和WTO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副主任王安顺、张军扩、张来明、王一鸣以及中心党组成员兼办公厅主任余斌,中联部中央外办、外交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国家发展合作署、社科院等部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各部门及直属单位28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讲堂。

  多边体制面临威胁

  斯宾塞是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奠基者之一,最重要的成果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信号传递理论。他认为,全球的多边体制面临着威胁,因此需要进行重大改革,这对于处在初期的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气候变化也需要多边体制下共同合作来解决,全球都要参与治理。美国是否会抛弃多边主义,包括其盟友,这是存疑的。中国在包容性发展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多边体制中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皮萨里德斯是欧洲科学院院士,专长于劳动力市场经济学,研究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他提到,国家之间可以通过签订贸易协议来解决争端,但这种做法是低效的。世贸组织有164个成员,怎么推动WTO改革?几个大的成员要负起责任来,但目前这些大的成员之间并没有达成一致。

  费尔普斯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研究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等,并确立经济增长黄金理论。他表示,经济增长由生产力增长所驱动,而生产力的增长由创新产品和方式驱动。如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专利制度能被整合纳入到全球贸易体系当中,创新者的专业化分工将进一步加强,从而能加快技术发明和生产力的增长。但现在世贸组织成员不支持外国创新者对其发明的主张,所以知识产权专利制度需要改进,要构建全球的技术市场,让技术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斯蒂格利茨是公共经济学领域著名的专家,倡导前沿理论,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他表示,全球化特别是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减贫和促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的贸易逆差是因为贸易谈判没有谈好带来的,并不是因为宏观经济导致的全球化。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减贫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毫无疑问很重要,必须建立某种体制或机制为基础创新提供激励。

  WTO如何改革

  “WTO可以促进贸易谈判,如果出现任何要削弱世贸组织权威性和有效性的行为,都会让我担忧。”斯宾塞认为,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基于规则的体系,这样可以对未来面临的挑战有预期。WTO要考虑怎么实现民主决策,还要能提高效率。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都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贸易增加值数据库。全球都处在一个逐渐向知识经济转型过渡的时期,WTO改革要有前瞻性,关注前沿问题,包括数字经济、服务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等。世贸组织里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所以,不难想象他们之间很难达成一个共识。20国集团能就原则达成共识,这比7国集团更加有效。

  斯蒂格利茨表示,全球贸易体系和全球化应该让人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如果多数人都觉得日子过得越来越糟糕,那就是全球化失败了。失败是由于国内错误政策导致,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做得不够,也有国际规则的原因。世贸组织改革有些是老问题,也有新问题,都需要解决。一个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非常重要,不能让多边贸易体系受到破坏。应进一步加强贸易和服务流动,在关税领域继续有所作为,这对于全球融合经济一体化来说是很重要的。

  皮萨里德斯表示,世贸组织的作用是让贸易更加高效,目标是促进协议的达成,监督协议的实施。确保各成员贸易政策透明。大型组织或机构面临的问题是,随着成员增多会变得很僵化。同时要承认,货物贸易正在接近极限,这就使得服务型经济变得更加重要。有人认为,服务贸易很快将取代货物贸易成为最强劲的增长驱动力。产品差异化不是世贸组织最大的挑战,而是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尽管欧盟的改革是有共识的,但事实上主要依靠法德之间达成共识,然后其他成员跟随。现在各成员对于世贸组织改革有各自的考虑,短期内贸易发展方面很难有新进展。

  让知识更容易传播

  诺奖得主们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程度,既要兼顾鼓励创新,又要鼓励知识的流动,毕竟有些知识产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品的特性,还要处理好国家安全和投资的关系。

  斯宾塞和斯蒂格利茨曾写过一本书,他们认为,太过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是想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个世界在某些领域的知识产权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让知识能相对容易地进行传播,传播过程中不会受到知识产权的掣肘。无论是生物医学还是其他知识,让大家能更容易地获得这些知识,显然对世界是更好的。

  费尔普斯表示,事实上高科技的创新与过去十几年前相比是渺小的。正是由于贸易规则的不足,强制技术转让、国家专利弱化,这些因素削弱了私营部门参与创新的动力。毫无疑问,我们需要采取比现在更加合作性的战略,建立起一个以保护专利制度和专利执行机制为基础的跨境技术交流框架,这将为更多的跨境合作提供激励。国家专利制度如果融入全球贸易框架,可以极大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明者之间的合作、分享和交流,那些滥用知识产权的战略将会不受欢迎。

  在费尔普斯看来,新体系可以赋权世界各地创造性人才,包括最不发达国家的发明者。要想实现大繁荣,需要依靠大众创新等创造文化,在最大程度上开发人类的潜能,而不是仅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应该尽快探索将专利市场纳入贸易体系的各种可行方案,美国、欧盟、中国、日本、韩国,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进程都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斯蒂格利茨表示,创新毫无疑问非常重要,但专利权是一套垄断系统,包括WHO,与健康相关的创新,必须建立一个推动创新的体制。并不是知识产权保护得越好越严,创新就会越多,过于严格的专利保护会阻碍知识的传播,知识恰是做基础研究重要的来源。

  隆国强最后总结发言时表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潮流,需要一个好的多边规则,让每一个人从中受益。DRC大讲堂的定位是搭建一个知识分享、观点碰撞、思想交汇的平台,将会不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国内外高级别的官员前政要、国际组织领导人、智库领导人和跨国公司领袖等,围绕全球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议题来发表演讲,展开学术交流和政策的对话,推动全球政界、国际组织、智库、学术界、企业界分享智慧、凝聚共识。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qiancaimi.cn/jinrong/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