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7日电(吴亦涵) “我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条件,让加拿大真正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近日,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理事常钰说。
回顾常钰过去的生活,以2002年为节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2002年之前,他在中国从一名国企职工到下海创业,成为了一名商人;2002年移民加拿大之后,在经商之余,他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为加拿大华人争取权利。

从国企职工到下海经商
1990年,从大学毕业后,常钰进入航空航天工业部下属的一个负责卫星应用的企业工作,主要负责扶贫项目,就是通过卫星技术,让边远地区的人们能够收看央视的新闻节目。
1993年,由于所在的企业面临改革,常钰决定下海经商。“当时,部委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让各部委下属的企业市场化。面对去与留的问题时,我觉得男儿志在四方,便选择了下海。”常钰说道。
下海之初,常钰做的事情与此前的工作类似,就是为全国各地的酒店播放卫星电视节目,这让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此后,常钰先后做过有线电视、宽带网以及电脑销售代理等各类生意,积累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02年。那一年,小女儿在加拿大出生,大女儿又到了上学的年纪,为更好地照顾两个女儿的生活和学习,常钰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
那个时候的他或许没有想过,移民的决定会对他的生活产生那么大影响。
移民加拿大,做起翻修房子的生意
2002年左右,从中国移民到加拿大的人不多,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常钰刚到加拿大时的生活并不容易。“那个时候,加拿大当地的人主要讲英语、法语还有粤语,普通话完全无用武之地。”常钰说。此外,常钰一家居住的城市温哥华,老年人占很大比例,因此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常钰基本没有工作可做。
不过,来加拿大前已在中国经商多年的常钰,虽然面临文化不同、语言不通的困境,但还是很快发现了商机。
“当时的温哥华是一个退休型城市,多伦多有不少人退休之后都会到温哥华养老,而温哥华的不少房子又都比较老旧。意识到这是个商机后,我就和几个朋友在加拿大做起了翻修房子的生意。” 常钰说道。
除了做翻修房子的生意之外,常钰还陆续投资了不少高科技领域的项目。
在常钰移民的前一年,也就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此,中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对于没有赶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常钰至今都感到有些遗憾。
不过,对于此时的常钰来说,有些事情比做生意更重要,那就是如何让包括自己在内的加拿大华人,能够更好地融入加拿大的主流社会中。
加入商会,为海外华人争取权利
其实,在移民加拿大后不久,常钰就敏感地发现了华人移民在加拿大的尴尬处境。
首先,华人移民难以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在当时的加拿大,当地人对华人移民尤其是新移民,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刻板印象与偏见。
其次,加拿大的华人不够团结。这种不团结会出现在新老移民之间,也会出现在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移民之间。此外,在加拿大的华人商会众多,不少商会之间缺乏沟通,往往各自为战。
为此,2003年,常钰加入了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并担任理事。据常钰介绍,加拿大的商会大多是民办且不允许盈利,因此商会的日常运行及举办活动需要会员出资支持。“华人联合总会目前有两万多会员,我们每年会把从会员处收集的资金用于服务华人社区,让华人更好地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常钰说。
除服务华人社区之外,常钰表示,华人联合总会正在团结更多的华人力量,为加拿大华人争取政治权利。在常钰看来,今年温哥华地区选举最大的进步,就是华人的投票率有了很大提高。“只有华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选举投票中,华人的诉求才会被越来越重视。”常钰说。
谈及未来,常钰希望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未来能够成为加拿大华人与中国沟通的平台。“一方面为中国的发展出一份力,另一方面也让加拿大的华人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机遇获得更好的发展。”常钰说道。(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 HN666)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