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官网消息,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意见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部属高校须于今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实施细则。
![]() |
![]() |
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
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这是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做出的底线要求。
![]() |
根据《意见》,艺术师范教育也是高校美育工作重点。
《意见》称,支持高校设立并办好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戏剧教育、戏曲教育、影视教育相关专业。建设一批高师改革试点学校,引导艺术师范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美育教师。
同时,要按照在校学生总数合理安排普及艺术教育教师,鼓励高校探索实施公共艺术课特聘教授制度,鼓励高校建立与中小学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等长效机制。要建设一批高校美育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美育名家名师。
此外《意见》明确,要进一步提高对高校艺术教育场馆建设的支持力度,将更多的文化建设项目布点在高校。研制高校美育场地器材建设规划,加强高校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场馆建设,建立高校美育器材补充机制。
有调查称:五成高校未设置艺术选修课
![]() |
大学生的选课态度又如何呢?
这项调查还对北京市34所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47.51%的大学生选修艺术类教育课程是兴趣使然,为提高艺术修养;37.01%的学生是为了丰富课余生活,放松身心;13.52%的学生仅仅为了获得学分。
![]() |
看到这则消息,不少人表示学校早就开始上公共艺术课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