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冉凌浩,业内很多人称他为“冉公子”,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冉凌浩很小就过了钢琴十级,故又被称为“基金界的肖邦”。
采访中,冉凌浩对港股及美股的投资颇有想法,投资风格偏于寻找成长与价值的结合。2011年以来,他一直从事境外投资研究,5年的境外投资经验使他成为一名境外投资的老将。虽然从其外貌来看,岁月似乎对他尤为留情,他的兴趣爱好也与众多80后、90后相似,爱听音乐,爱看电影。他告诉记者,自己不是一个会冒险的人,但一心要做最成功的基金经理。
冉凌浩日常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看投资报告上。据介绍,他管理的大成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其成分股标的中包含有中国公司,他会经常就公司基本面信息进行跟踪调研。此外,由于境外中概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他表示,与上市公司管理层约访、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已经是家常便饭。
中国证券报:根据投资经验,你会偏好于哪些领域里的投资?
冉凌浩:我一直从事境外投资研究,管理着大成标普500指数基金、大成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接下来准备管理大成恒生综合中小盘指数基金。恒生综合中小盘指数的成分股中不少符合深港通下港股通的选择标准。
具体来看,这只基金将采用完全复制的方法来跟踪指数。由于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包含300多只成分股,所以每只个股的权重占比相对都不大。
中国证券报:怎么看待深港通开通后的两地投资行情?
冉凌浩:根据深交所公布的《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深港通的港股通范围是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的成分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分股、市值在50亿港元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分股。而且这些小型股和中型股,有很多集中在非常好的境内新兴产业龙头上,或者是细分行业龙头上。所以,深港通对内地投资者的吸引力还是会比较强的。目前创业板的估值是香港小型股股票估值的2、3倍,有这样一个差距,香港小型股的估值吸引力就很明显。
2011年以来,冉凌浩一直从事境外投资与研究,其投资风格偏于寻找成长与价值的结合。眼下,他看好A股与港股间的融和机遇。但谈及未来两地估值融合的趋势时,这个一心要做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的人表示,随着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关系的密切及两地市场互动,更多的内地资金投向香港股票,尤其是香港中小盘股票,有助于香港股票的估值提升,沪深港估值差距或会缩小。
他同时指出,由于香港是国际性资本市场,如果估值太高,会引发其他国际资金对港股的做空行为,存在估值水平天花板。此外,由于内地资金投资港股是个持续的渐进过程,冉凌浩预计,港股与A股估值差距缩小的过程也是渐进的,其过程有可能需要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