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8日讯,富智康集团(02038.HK)近日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上周五晚间公司公布盈利警告,Q1季度营收总额为31.9亿美元,净亏损为1.26亿美元,且预期上半年净亏损较同期会大幅增加。其一,于明仁辞去执行董事职位,正式离职。
受此利空影响,富智康股价周一低开低走,盘中创出1.21港元历史最低价,收盘仍跌逾10%。今年累跌48%,市值蒸发逾80亿港元,目前总市值缩水至100亿港元。
(来源:老虎证券)
作为富士康科技集团的根正苗红的子公司,一季度业绩为何如此惨淡?
我们从盈利警告中看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富智康今年继续面临去年2亿美元股权投资于Snapdeal公司减值方面的挑战;
其次,公司毛利率整体受压。2017年公司的毛利率已由2016年的5.48%下降至1.08%,主要是市场持续竞争及价格下行压力大,今年一季度同样面临此情况;
另外,公司从2016年购入诺基亚业务以来,对于诺基亚IIDM(整合、创新、设计、制造)投入持续增加,成本上升明显;
最后,公司Q1季度外汇亏损约为2660万美元,而同期2017年Q1季度则为670万美元。
富智康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糟糕,2017全年度也不尽人意。2017年度营业收入为120.8亿美元,净利为亏损5.25亿美元,而2016年度净利为1.36亿美元。
从近10年净利润的情况来看,2017年亏损程度可谓是最为惨烈的一次,这跟公司谋求战略转型不无关系。
富智康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投资印度电商Snapdeal和收购诺基亚业务,进行了非常大胆的尝试。
正因为转型尝试,拖累了公司业绩。
押注诺基亚手机,资金成本压力激增
据富智康于2016年5月18日所公告的,投资3.5亿美元(约合25.7亿港元)联同芬兰HMD向微软购入诺基亚功能手机业务,包括其在越南河内的手机制造工厂。买回了诺基亚,不等于一次性付款就完成了,实际上,虽然富智康是与HMD联合运营诺基亚手机业务,但实际上HMD本身就很缺乏资金,但富智康要想在诺基亚上实现业绩回报,还需要继续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因为诺基亚几乎属于百废待兴的,重新扩张的时期,前期研发生产和设备资金消耗是将是巨量的。这必然会导致富智康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和业绩不确定性。为了使诺基亚品牌手机再度成功打入市场及争夺市场份额,诺基亚品牌手机要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具备更佳硬件及规格,此举将无可避免地大幅增加物料清单的手机成本及削减毛利率,对向HMD出售手机的售价及毛利率构成巨大压力。
当前,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2017年全球手机出货量甚至已经出现了负增长。现在已形成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多个品牌竞争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都在加大投入积极备战5G时代的换机潮。据通信研究机构IDC估计,诺基亚品牌在芬兰排在第五位,在全球手机市场中的份额为0.4%。诺基亚品牌已经式微,要想重新站起来,参与现有竞争格局,从其他品牌抢夺市场,这难度绝非一般的大。
2亿美元投资组合减值导致净亏损
富智康在2015年对印度电商巨头JasperInfotechPrivateLimited(“JIPL”,中文名“快购”)公司进行了2亿美元股权投资,分别于2017年5月19日及12月31日进行了1.6亿美元及0.4亿美元减值拨备。
据悉,“快购”主营一家名为“snapdeal.com”的购物网站,类似于中国的淘宝网。总部位于印度新德里,创立之初是一家团购网站,在2011年9月的时候转型成一个开放平台。它是曾印度第一家和最大的一家开放平台,目前有20000多商家提供400万种以上商品,送货范围覆盖4000个印度城镇。但因世界上最大网上市场运营商亚马逊大力投资印度,以及其国内另一强力竞争对手Flipkart的竞争激烈,Snapdeal业务受到严重冲击,业绩受到一度下滑到第三位。
为了对抗亚马逊的入侵,Snapdeal的大股东软银集团(占股33%)曾经试图一力撮合Flipkart和Snapdeal的合并。据悉,经过数月的磋商之后,Flipkart和Snapdeal的合并目前已经进入最终阶段,只等最后几个重要的投资人在收购协议上签字。鉴于此,富智康公司最终决定对该项投资进行全部减值拨备处理。
主营业务受限,公司亟待转型
富智康即使面对投资回报不明确的情况下,为什么毅然坚决进行战略转型尝试呢?主要是因为手机代工主营业务受多方面限制,前景堪忧,亟待转型。
富智康主要面向苹果之外的手机厂商提供设计代工服务(ODM)。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也给整个手机代工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2013年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速逐年下滑。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延续了市场疲软态势,出货量为4.4亿部,同比下滑6.4%。
(数据来源:IDC,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另一方面,代工行业的颓势,也和我国的产能转型大势分不开。国内代工厂的兴起,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红利,而这个红利效应在2014年左右就已经难以为继了。国内的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同时新一代流水线工人的效率反而有所下降,相比于东南亚等地,成本优势反而不如。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从“世界工厂”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从“世界工厂”到“全球智造”,这是中国制造业产能升级的需求,对于传统的代工业务冲击是非常明显的。
除了市场饱和及国家产能转型因素外,多种元件尤其是内存及芯片等核心部件的价格持续上涨,使得行业的毛利持续被压缩。
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富智康现在所处的环境可谓内忧外患。2017年,在重要客户小米的带动下,富智康营业收入虽然实现翻倍增长,仍然无法弥补净利润大幅亏损的事实。随着智能手机市场饱和、竞争加剧以及材料上涨,也给公司带来巨大压力。
转型之路困难重重,成效甚微。接下来富智康是继续滑向谷底,还是突出重围,绝地重生,还需要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