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祁斌今日在第九届财新峰会时介绍了中投对新型双边基金的探索和实践。
祁斌介绍,在1979到2009年间,我国人均GDP增长178倍,人均储蓄增长了1769倍。“这么多财富的积累,有一部分一定会走向国际”。他表示,过去10年左右时间,我国对外直投领域增长接近100倍。
但他也直言,“效果不好评论,估计相当高的比例最后打了水漂。这里有很多因素,有些因素是有些人居心不良,转移资产。也有一些居心很良,但是可能没什么好的办法,因为跨境投资是一个非常难的挑战”。
祁斌称,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确定性,唯一的办法是努力将中国的对外投资和中国14亿人口的消费增长结合起来。在其看来,中国对外投资有很多压力和障碍,如果能够克服困难,实现中国的经济转型,就可以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共赢,但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从中投公司的实践看来,首先希望能实现中美的双赢。“我们仔细观察美国中部的州,会发现有很多先进的产业,随便举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宝洁、摩托罗拉、三大汽车公司,中西部还有农业机械,还有生物制药公司,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中美之间有竞争关系,或者是竞争的成分越来越多,或者是竞争的领域越来越多,但主要还是有合作的机会,合作的空间远远超过其它”。因此,中投公司与美国高盛合作了中美制造业基金,共同出资、共同管理、产业互补、利益共享,要做到可持续发展。
与美国相同,在日本,中投公司与日本的野村、大和、东京三菱、三井住友,瑞穗日本两大投行、三大商业银行一起合作了中日产业合作基金,“日本人跟我们讲是史上最强,这五大机构平常都不怎么互相说话的,这一回合在一起跟我们合作,也是证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有巨大的谈判力”。
“我们通过中美、中日、中英,探讨中国和一带一路方向进行双边合作的模式,聚焦中国经济社会最关心的四大产业:生物医疗、TMT、先进制造、消费”,祁斌介绍,中投成立多个双边基金,希望吸引其他基金直投和跟投帮助中国企业和中国金融机构走向全球,同时把相关产业有效“引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