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成品油调价机制是2016年1月13日修改后实施的,设置了调价的上下线,即在40美元-130美元之间调整,换言之当油价低于40美元或者高于130美元之后油价就不再根据调价规则调整。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国内油价调整幅度从8%降低到了4%,但是这种调价机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比如当原油在一个周期内上涨了4%,假设从50美元涨到了52美元,那么国内油价就要做出调整,但是同时下一个周期如果油价跌回到50美元则油价不做调整原因很简单,从50到52涨了4%,但是从52跌到50则只下跌了3.84%那么不做调整,这样的事情一旦多了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油价虽然下跌了但是经过多次的震荡油价就慢慢的上去了。所以大家调侃了这么多年的桶贵了其实是次要因素。
看了很多朋友的回答也就是只强调了4%的调价机制,但是笔者要纠正一点就是在2013年3月26号之后,这种调价机制就被废除了,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上边我们叙述的这种情况。调整时间也由原来的22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新规定中规定当一次调整窗口期内每吨油价涨跌幅小于50元时不做调整,在下一次调整周期内做冲抵。从某种意义上比起以前的政策确实进步了不少,但是对于参考的定价品种做了添加,而平时我们很难了解到这些,这也是定价额透明度变的模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