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特朗普接受习近平提出的访华邀请(图解)

  新华社:特朗普接受习近平提出的访华邀请。

  相关阅读>>>

  当地时间4月6日,习近平乘专机抵达美国佛罗里达州,在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中美元首首次会晤。


  习近平彭丽媛抵达海湖庄园,特朗普夫妇穿情侣装迎接并合影

  新华网(603888)美国棕榈滩镇4月6日消息,4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美国佛罗里达州,将在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据凤凰网6日报道,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当天下午五点左右抵达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夫妇在机场亲自迎接。
  习近平夫妇随后前往海湖庄园。在海湖庄园入口,习近平夫妇受到特朗普以及夫人梅拉尼娅的迎接。据中国环球电视网6日报道, 在门口迎接的特朗普总统佩戴红色领带,夫人梅拉尼娅则穿着红色小礼服,而习近平则打了紫色的领带,夫人彭丽媛身穿紫色礼服。4人合照之后进入庄园内。
  当天,特朗普与夫人梅拉尼娅为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举行欢迎晚宴,一同出席的还有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和三名外孙。据了解,习近平与特朗普在美国当地时间7号上午将举行多种形式的会谈并共进工作午餐,习近平将会在棕榈滩逗留24个小时左右。
外界预测,中美元首这次会晤,双方将讨论彼此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和交换意见。特朗普稍早前表明,会与习近平讨论中美贸易与朝鲜问题。另外,除了谈论严肃的话题,两人还会在庄园散步,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彼此的了解,建立工作关系。而两位第一夫人将会一同到访当地一所学校。
  这次海湖庄园的会晤是美国新政府就职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会面。对于中美元首的这次会晤,双方都高度重视。中国外交部早前呼吁,中美双方相向而行,密切合作,确保会晤取得成功,为中美关系在新时期的发展确定方向。而美方高级官员也曾表示,希望中美元首通过此次会晤建立私人与工作关系,并就各自重大关切交换意见,推动未来中美双方展开更多正式的对话。

  习特会:最有可能涉及的四大经济议题

  人民币汇率问题

  对于特朗普的上台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尤其是汇率政策有什么影响,华尔街投行已经做过一些研究。比如渣打认为,若特朗普以两国贸易失衡为由,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人民币长期将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其偏激的言辞也会对中国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计划造成冲击,中国将不太可能加速汇改,因不想被视为屈服于特朗普的压力。若特朗普真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可能会减缓中国外汇改革的步伐及资本账户的开放。而瑞银认为,特朗普认定中国操纵汇率,希望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理解特朗普对人民币汇率的观点,必须明白一个背景,那就是过去十多年,美国政府都是认为中国压低了人民币汇率,因此导致中国出口竞争力强劲,对美国出口倾销,对美国的就业造成了极大影响,所以十多年以来都是美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

  但是形势已经在发生转折性变化,人民币从2005年汇改之后,到2014年最高点,升值了大约30%,中间经过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中国进行了四万亿刺激政策,到了2012年中国经济下行趋势逐渐确立,2014年开始人民币逐渐下跌,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贬值4%左右。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已经减弱,并有声音开始理解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措施。在这个前提下,特朗普还说中国在操纵汇率,显然是不理解当下的汇率市场的实情。

  中美贸易不平衡

  谈到人民币汇率,则离不开中美贸易问题.由于美国长期逆差,而中国顺差,这种不平衡也容易引起两国间的贸易摩擦。

  在2017年伊始,美国就在多起对华贸易救济案件中做出对中国不利的裁决。对中国非晶织物、普碳与合金钢板、硫酸铵和卡客车轮,以及不锈钢板带材等征收了高额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最近的一起案件两个税率相加高达200%以上。受政治等因素影响,贸易保护加重的趋势从2016年就开始显现了。2016年全年,美国对中国发起20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37亿美元,案件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81.8%和131%。

  特朗普上台后,由于其美国优先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使得外界认为,中美之间贸易战的可能性上升。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当地时间3月30日召开记者会称,总统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31日签署总统令,对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展开调查。总统令要求对每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和每一种代表性产品进行逆差原因分析,并在90天内做出报告。罗斯称“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最低的国家。很多贸易伙伴国都比美国更为保护主义”,强调将尽全力纠正贸易不公平。他还列举了导致美国巨额逆差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德国、墨西哥等。美国可能会逐个弄清逆差原因后迫使这些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

  但是,中国始终表态将通过加强与美国的贸易合作来防范贸易战的爆发和升级,贸易战作为经济领域较为重要的话题,很有可能在位于习特会商议的范围。

  投资问题

  投资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在美投资,另一方面是美国在中国投资。近期,2016年中企在美投资数据出炉,总投资规模较2015年增长近50%。2016年内,美国政府对中企在美投资的的多重限制并未阻止中资扩张的步伐。

  2016年年底,美国国会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曾提议禁止中国国有企业收购美国企业,此提议并无法律效力。该委员会在提议中表示,美国国会应通过修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授权法规以限制中国国企在美收购的步伐。

  美国对中国投资方面,美方可能有希望中国继续开放市场的要求。美国前财长曾表示,“中国必须从字面上、实质上和精神上遵守承诺,必须继续开放市场,接受外国投资和外国竞争,这也是成为IMF的完全成员需要做出的承诺和努力”。美国企业也曾抱怨称,安全法以及反垄断法等新法规显示中国市场正在对外资关闭,而非开放。关于投资过程中,对方国家的开放程度以及减少投资壁垒,也有可能在会谈中提及。

  中美合作

  在上述三个问题中,除了讨论争端和摩擦,也会着眼于双方共赢和合作。贸易方面,中美经贸关系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中国离不开美国,美国也离不开中国。美国出口26%的波音飞机、56%的大豆、16%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目的地都是中国。最近10年,美国对中国出口年均增长11%,中国对美国出口年均增速则为6.6%。这充分说明,中美经贸关系对彼此都非常重要。中国对美投资也呈快速增长态势。美国荣鼎集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6年,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项目从17个增加到目前的1360个,项目地域覆盖从9个州扩大到47个州,总投资额也从6800万美元增长到1095亿美元。2016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达到456亿美元,是2015年的3倍。

  中美在高新技术、基建、能源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合作空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有七大机遇支持中美在基础设施领域达成合作:中美基建企业有望受益于基建热潮;轨道交通企业深化全方位产能合作;工程机械设备企业积极布局美国市场;高新科技企业参与美国最前沿基建项目;中美基建合作符合金融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趋势;美国公私合营(PPP)模式发展前景看好;中美基建合作有助特朗普政府实现经济目标。节能和能源方面,中美能源和环境的合作所涉及的节能和去污染技术、电动汽车、风能、太阳能(000591),都值得关注。特别是能源方面,在页岩气技术的带动下,美国已经从能源净进口国,一跃成为能源净输出国,加上特朗普宽松的能源政策,今后美国能源将在世界能源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而中国对美国能源的需求,则有可能在液化天然气lng进口上取得突破。

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iancaimi.cn/zhengquan/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