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0日10:30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等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易纲表示,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中国目前情况下还有一定空间,但比起前几年小多了。
把货币信贷数据拉长时间看
易纲表示,金融危机后,现在发达国家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较低,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较高,如美国、欧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一共12%左右,日本为20%,中国三档的加权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1%,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左右,加起来与发达国家差不多,且远低于日本水平。发展中国家保持一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合适的,通过下调准备金率在中国目前情况下还有一定空间,但比起前几年小多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要考虑最优资产配置和资源配置以及防范风险问题。
易纲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是非常丰富的内容取向,稳健不提中性更简洁,但稳健货币政策内涵没有变。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要有逆周期调节,同时在总量上保持松紧适度,即M2和社融增速大体与名义GDP增速保持一致。在结构上要更加优化,进一步加强对民企小微的融资支持。
易纲强调,一定要把货币信贷数据拉长时间看,一个时点上不能看一个数,而是要关注加权平均,一个时间序列上要看移动平均数据。2月末社融保持了平稳增长,1月社融相对较高明显是季节因素,要综合前两个月的数据看。今年以来,社融增速连续两个月高于2018年底增速,社融持续下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为2019年经济金融开局提供了保障。
对于“1、2月份的票据融资和结构性存款之间是否存在套利,是否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的问题,易纲表示,央行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不过1月份数据增长有季节性因素,应该把1-3月的数据综合起来一起看更为全面。他指出,总体来说,目前没有大规模的资金空转和套利,有的话也是个别银行和客户的现象;票据贴现还是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支持小微企业和民企。
对于今年的汇率走势,易纲表示,经过这么多年市场机制的不断形成和完善,企业对人民币弹性越来越习惯,老百姓对这个弹性也很习惯了,市场上对风险的对冲工具也越来越多,比如衍生产品、套期保值工具、远期产品都越来越完备。人民币会在市场决定的机制下变成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可自由使用的货币,中国老百姓,中国企业和全世界投资者将对人民币越来越有信心。
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有改善
易纲表示,从实际效果来看,应该说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有了一些边际的改善。所反映出来的贷款数据,如贷款的增长、贷款的覆盖面都有大幅度上升,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大幅度下降。去年10月份,我们推出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工具后,对于改善市场上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氛围,提升他们的风险偏好,改善整个社会融资环境,应该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对于如何降低实际利率水平,易纲指出,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假定通货膨胀率稳定,先讨论如何降低名义利率。去年货币政策取向实际上一直是在降低无风险利率,后者是名义利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7天回购利率明显降低。通常我们把10年期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这一利率水平在去年下行了70多个基点。
易纲表示,无风险利率的下降显然有利于降低名义利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降低实际利率水平,主要是解决小微企业实际感受的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贷款利率中除了无风险利率,主要包括风险溢价,贷款利率偏高就是风险溢价偏高的问题,因此要解决如何降低风险溢价的问题。解决问题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个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改革消除在利率决定过程中垄断性的因素,更加准确进行风险定价;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破产制度,提高法律执行效率,降低费率等措施,可以降低实际交易成本,使得风险溢价降低。央行会努力以改革促进实际利率降低。
潘功胜:
国际收支仍会呈现自主平衡状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10日表示,我国国际收支在未来仍然会呈现自主平衡的状态。另外,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在不断推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人民币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作用。
潘功胜指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是非常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人民银行今年在这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货币政策方面,要加大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
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开放对境外投资者有很强吸引力。但现在仍在开放早期,开放的程度仍然不高,我国股票市场境外投资者持有比例大概2.7%,我国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持有比例大概2.3%,占比都不高。未来,随着金融市场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以及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纳入主要的国际指数,这些还会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