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银行理财新规带来Υ的新变化

  9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实施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办法》规定,将理财产品区分为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5万元降至1万元,允许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同时放开公募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与股票相关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如今,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这一《办法》给理财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又将对银行理财产品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

  理财产品更亲民

  目前政策出台已有一个多月,很多银行理财产品起购门槛都从5万元下调至1万元,理财产品的交易量也随之上升。细心的银行客户发现,原来银行理财产品“起购金额5万元”的提示,下调成了“1万元起”。

  业内人士表示,《办法》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5万元降至1万元,在当前一些在线理财产品“零门槛”的情况下,销售起点的下调有利于降低银行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等资管产品竞争的不公平,增强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提高银行理财的资金募集能力。随着投资者不断成熟,降低银行理财产品门槛确有必要,有助于银行理财产品更加б普惠化,覆盖更多的普通投资者,使更多的普通民众更方便投资。

  10月19日,银保监会再次公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允许商业银行下设从事理财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未来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将不再设置起点金额。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预见未来银行系理财产品将更丰富多样。

  相对于适合普通投资人的理财产品,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人可以投资私募理财产品。公募理财产品由于面向不特定公众发行,风险外溢性强,监管要求相对谨慎;私募理财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监管要求适当宽松。对于私募理财产品,借鉴国内外通行做法,引入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冷静期制度将给予投资者充分考虑时间,不但更大程度保护投资者权益,也有利于事后减少投资者与银行的纠纷。

  理财产品投资渠道扩宽

  对银行而言,理财新规的一大亮点是放开公募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与股票相关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这意味着,未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投资于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府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同业存单、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业内人士分析,在前期已允许银行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和公募理财产品通过公募基金间接投资股票的基础上,《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进一步允许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得以扩大,产品创新空间更广。而对股市来说,将可以引入更多的长期稳定资金,投资者结构和投资风格也有望改变。下一步,理财子公司有可能成为打通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重要载体。

  (吴海雄)

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iancaimi.cn/zhengquan/9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