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警惕网红食品添加非法药物成分[多图]

号称“一天一斤”的网红减肥食品,却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一些网红减肥食品的减肥效果显著,却有可能非法添加了西布曲明、麻黄碱、芬氟拉明等药物成分。

从2017年7月开始,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在全国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截至2018年10月底,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违法案件4.9万件,货值金额17.1亿元,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分子8900人。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10例食品安全典型案件,彰显了政府打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的决心。

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成分,有些会导致急性中毒,有些会导致肝脏和肾脏受损,这一直是严重控制食物的重点。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安全法研究中心主任刘筠筠说,一些网红食品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效果和欺骗性。代价是身体严重受损,消费者必须保持警惕。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主要分为以下情形:一是食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和虚假宣传。二是采用发布虚假广告和不正当手段推销产品,误导和欺骗消费者,其中针对中老年人和病人的欺诈行为较多。三是故意混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三者概念,特别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违法宣称疗效,消费者很难辨识,容易上当受骗。

中国的食品工业占GDP的比重约为15%,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保健食品产值超过3000亿元,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000多家。专家表示,要改变监管的概念,从最终产品检验到生产经营过程的主要重点监督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置食品安全风险,让监管运行领先于风险。

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qiancaimi.cn/caixun/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