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募“切换跑道”到私募,王鹏辉在投资的路上一刻不停。
2009年到2014年,王鹏辉管理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和景顺长城内需收益率分别为227.9%和219.8%,分别位列全市场股票型基金第一、三名。2011年,获得中国基金业3年期金牛奖;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获中国基金业5年期金牛奖。
站在牛市的尾巴,2015年初,王鹏辉和他打造的私募基金公司——望正资产正式成立,他职业跑道的切换,瞬间聚焦了市场灼热的目光。
截至今年1月11日,王鹏辉旗下管理的望正基石投资1号、望正精英鹏辉2号、望正精英-鹏辉1号基金自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高达80.07%、78.24%、47.06%。
初出茅庐就管理200亿规模的大基金并经历了完整的熊市,从公募基金“赛场”到成立望正资产,王鹏辉一手架构其投研体系,并在超额收益率上实现“无缝衔接”。如此资历在数千名基金经理中屈指可数。
近日,华尔街见闻对望正资产董事长王鹏辉进行了专访,详细揭秘其“投资心经”,并邀请其对2019年的市场及投资机会进行了展望。
数据显示,在2007年三季度末,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混合的期末净资产达94.8亿元,景顺长城内需贰号混合的净资产近92.1亿元,两支基金的净资产合计将近200亿元。
当时上证指数点位5500,正处于牛市尾声。王鹏辉正是此时掌管上述两支基金。刚开启投资生涯就掌管近200亿的资金,对基金经理的操作思路要求非常高。再加上在此后不到2个月,大盘就开启了牛熊转换,这对初试资产管理造成巨大的挑战,于是王鹏辉开始格外注重宏观研究。
“第一年其实我们的业绩不是太好。我是在2007年接手基金的,2008年正好经历一个完整的熊市,这个经历对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王鹏辉坦言,刚刚接手的时候,基金就暴露出很多问题,但这其实对基金管理人也有很多好处。所以,后来他在管理基金上,风控各方面都会做得更谨慎、更完善、更清楚。
在不断试错、纠错中,直到2012年初,他在消费电子产业链上的先后布局,几次大举投资让他收获满满,也随之名声大噪。
在王鹏辉看来,投资是一个结果可以快速检验的连续决策过程,而关键在于果断。
“你买是一个决策,不买也是个决策。买了之后持有、卖出、加仓都是不同的决策,并且结果很快可以检验,快的就在几天,慢的话就两三年。所以说它是一个结果可以快速检验连续的过程。投资的关键就是你做的决策。”
至于何时会选择卖出,王鹏辉称,“当我感觉有点不安的时候”。而令他会“不安”的情况主要有两种:
王鹏辉坦言,曾经也有卖得过早的情况。
“2017年,我们的投资组合由于政策因素把股票卖了,之后的两周,我们的组合又满仓了。满仓之后我们的股票就涨了很多,因为满仓,我们的组合大概一个季度涨了30%多,之后我们选择了卖出。此后两周此前卖出的股票又涨了20%。但这于我而言已经无所谓了,因为我该获得的收益都已经得到了。”
在王鹏辉的投资生涯里,能碰到一个季度赚30%以上的机会并不多。当中包括,2009年的二季度,当时国家推出4万亿财政刺激政策,周期股涨得很好。在2013年的三季度,移动互联网行情爆发。
此外,还有2014年下半年券商股的大涨和2015年上半年的疯狂行情。
“我们在过去拿到了多次30%以上的收益率,但是在一个季度能涨30%-50%的几率并不多,即使是30%也是非常罕见的。”
就研究框架而言,王鹏辉一直把宏观研究摆在第一位。
“宏观研究对资产配置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让你在碰到危机时有所警觉,警觉性稍微高一点,就有可能躲过大的回撤。”
王鹏辉坦言,投资的本质就是赚钱,即超越机会成本。要对未来若干年的机会成本有清晰的判断,这就是宏观研究的概念。
他透露,依托宏观研究建立模型,并在模型中综合一些宏观、估值、盈利和机会成本等因子,用下来效果还是可以的。这套方法亦使他在2015年望正资产刚成立时躲过了股灾。
公开资料显示,望正精英鹏辉1号在2015年6月4日开始正式运作,两周后,上证综指就触发第一根阴线。王鹏辉在当时果断选择迅速减仓。
至于研究行业,他只看两个方向,一是行业渗透率的提升,另一个是技术的提高。
而个股,通常选竞争优势比较突出的企业,即行业龙头。
“我们做完从宏观到行业到个股研究后,最后选择的个股就只有几个龙头了,这时候我们就要关注个股的风险点了。最主要是要甄别财务的风险,特别一些新兴企业,其财务上面有比较复杂的财务运作。”
此外,王鹏辉更关注个股的估值和盈利的质量。
在王鹏辉看来,胜率比较高就是要超越机会成本,而不是单单地排名靠前。能考虑到波动性的问题,实际上才是有价值的。
“我觉得谨慎保守的投资风格,有危机意识的时候收益率会比较高,而不是一路很激进,坚持一种风格就一直走到底。”
基于把宏观研究摆在第一的位置,王鹏辉的投资风格较为灵活,这落实在其资产配置上就是并非简单地长期持有。
“有的人长期持股,有的人赚行业轮动的钱,有的人是单纯做大的行业配置,我们三个都做,且三个方向都做得比较积极。所以体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的仓位波动范围比较宽,行业集中度波动范围也非常大,买入进度也是非常快的。
在他看来,回避风险比寻找机会更重要。
时刻想着风险,是王鹏辉在投资中养成的习惯。“回避风险比寻找机会更重要。当你在管理团队时,你的天性就体现在团队里面,你只想寻找机会,那么团队的天性就是寻找机会,这样很容易忽略风险。”
对于2019年的投资策略,王鹏辉认为,目前A股的估值已跌到较低水平。虽然跟国际上对比还有空间,但目前A股已经处于一个“可以逐渐的来做一些事情”的阶段了。
具体而言,王鹏辉今年会在考虑经济下行风险以外,把政策利好预期转化成投资结果。另外,宏观经济有内在的周期性,未来3-5年内,应该会有一次宏观推动的周期反转机遇。
王鹏辉坦言,在未来的3-5年,可能会买很多周期股。“今年ppi可能还在下行过程中,周期股还是要继续观察,但经济政策会相对宽松,这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因素。”
关于今年仓位的把控,他表示,“我们整体在仓位上会比较谨慎。但也要看具体情况,如果说市场跌的很多,我们在仓位上可能会相对积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