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迎接资管业务创新一文看懂MOM产品指引征求意见稿
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产品指引征求意见稿》共有24条,对MOM的产品定义、运作模式、参与主体资质条件、母子管理人及托管人职责划分、投资运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等进行了规范。
南方基金:MOM将推动资管机构差异化竞争
南方基金表示,指引的推出有利于我国资管行业的规范发展。现阶段,虽然MOM资产管理模式在国内已有一定范围的业务实践,但投资运作过程一直以来缺乏法规依据。本次推出的指引,对MOM做出明确的产品定义,并对业务的运作模式、参与主体资质条件、募资管理人及托管人职责划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指引能够为当前MOM业务模式提供法规层面的框架及依据,并制定较为全面、统一、明确的法律监管口径,有利于今后MOM业务的健康、合规发展。
科创板推出紧锣密鼓6家基金抢到申报科创板基金先手
截至目前,已经公开的“科创板基金”数量已增至6只,分别是华夏科技创新混合型、富国科技创新灵活配置混合、易方达科技创新灵活配置混合、工银瑞信科技创新灵活配置混合、嘉实科技创新股票和汇添富基金的基金。
明确退出机制基金销售新规将加速市场出清
2月22日,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相关配套规则公开征求意见。《销售办法》首次明确引入退出机制,对不满足续展条件的基金销售机构不予续展,同时提高基金销售机构的准入门槛,强化机构主体监管。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加速市场分化和出清,一些不具备展业能力、不符合监管规定的小机构料将出局,为合法合规经营的基金销售机构让出更大市场份额,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循环局面。
产品动态:
严控份额增长分级基金密集出台限购举措
正在整改的分级基金遇到了“困扰”。市场回暖,带杠杆的分级B交投活跃,份额明显增加。但是,规模在3亿份以下的分级基金6月底前要完成整改的时间表不容更改。近期,基金公司纷纷通过限制大额申购、限制场外份额转托管至场内,甚至劝退大客户以尽快压缩分级基金规模。
果断“吃进”券商股迎大涨207只基金年内回报超20%
受益于A股市场大涨,公募基金今年以来的表现也让投资者满怀欣喜。今年以来截至2月22日,不同份额基金合并统计后,共有207只基金在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均在20%以上。这些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末大比例“吃进”券商股,而券商股在今年以来再次迎来大涨。
私募动态:
外资私募布局A股节奏加快今年已有5家完成备案
外资私募正在积极布局A股,已有5家外资私募在中国完成备案。
具体来看,今年1月2日,元胜投资完成了元盛中国多元化金选五号私募基金的备案;同日,毕盛投资推出了毕盛狮惠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月17日,富达利泰投资完成了富达中国债券优选一号私募基金的备案;1月25日,未来益财海外投资基金完成了未来益财亚洲行业龙头股票私募基金的备案;2月14日,法巴海外投资基金完成了法巴水资源海外投资私募基金的备案。
基金看市:
牛市真来了?基金经理信心提升分歧犹存
多家基金公司看好A股。仅上周就有招商、融通、宝盈、华安、景顺长城、长信、浦银安盛等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继续看多A股。基金经理对今年权益市场信心有所提升,认为市场机会大于风险,可以积极做多。
但这并非所有基金的共识。事实上,对于今年权益市场的判断,基金公司之间仍有很大分歧。有相当部分基金经理不认为今年会出现大牛市行情,短期快速上涨之后,部分基金显得相当谨慎。
责任编辑: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