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执行会长林迪夫:大湾区建设要发挥港澳专业服务优势【图】

  12月14日,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广州举办。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执行会长林迪夫,曾在广东省文化厅工作,1991年进入外交工作领域后,更踏足英国、加拿大、博茨瓦纳等国,亲身接触各地区、各国官员和人民大众,对合作交流的规律和作用有着切身体会和丰富经验。

  日前,记者就粤港澳三地民间交流现状以及非官方组织的作用专访林迪夫。“要发挥三地优势,不仅要将湾区建设做好,而且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枢纽。”林迪夫表示。

  谈民间往来港澳地区是对外交流的一个纽带

  南方日报: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人文相通,作为文化交流的亲历者,您认为这种交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林迪夫:改革开放以来,港澳文化影响内地,对于我们了解整个世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广东乃至全国的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很多也通过香港、澳门走出去。比如,广东的粤剧先到香港演出,再到新加坡演出,再走向全世界,香港的流行音乐也促进了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让粤语歌曲领风气之先、风靡全国。

  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您认为应如何创造有利于青年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

  林迪夫:我们一是每年举办粤港澳三地青年文化峰会,选取展示有代表性的广东艺术家作品,邀请高校专家教授讲述传统文化,几年办下来,引起香港青年的很大兴趣,参加踊跃;二是配合广东省港澳办组织香港在校学生到内地实习;三是促进会资讯科技委员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三山新城建立了粤港澳科技展示交流中心,港澳青年可以把他们的创新项目拿到内地来寻找机遇、寻求投资。

  谈“一带一路”发挥三地优势形成1+1+1>3

  南方日报:香港、澳门和广东的发展各具特点,在世界贸易形势快速变化的当下,您认为粤港澳三地应如何协作开拓国际市场?

  林迪夫:粤港澳合作,要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三地优势。港澳的优势就是专业服务非常强,比如香港的律师对海外法律制度比较了解,会计专业比较强、对国际融资也是很熟悉的。香港在高校等方面还有很多优势,比如全球前一百名高校在香港就有五所。专业服务人士和三地企业家一起走“一带一路”,遇到感兴趣的项目可以很快启动起来: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会计师对当地税务和投资风险进行把控,从而发挥港澳在专业服务方面的优势。

  南方日报: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粤港澳三地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您认为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林迪夫:我们近年的一个创新项目,就是组织粤港澳三地企业家和专业人士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考察。2016年,我们到东盟四国。那里人口很多,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政局比较稳定,企业家和专业人士发现很多商机。实际上很多中资企业已经在那边发展建厂,都希望知名的会计师行能提供专业的服务。东盟十国法律状况也不完全一致,成立了东盟国家律师联盟,到东盟投资需要法律咨询找这个联盟就可以了。

  2017年,我们去了科技创新闻名的以色列,那边小型研发企业很多,有很多很好的产品,特别需要将产品落地,而粤港澳三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完全有能力承接。

  今年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主要目的之一是考察调研如何发挥葡萄牙作为中国与葡语系国家交流、贸易平台的作用。他们非常积极,考察之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港还专门派人回访,研究落实项目对接情况,特别是在电商方面提出很多合作意向。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王彪

  南方网记者 鲁飞

  南方英文网记者 胡南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iancaimi.cn/jinrong/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