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大沥凤池“小村办大展”,创4天聚客25万人次纪录【图】

对接广州展会,佛山南海大沥凤池社区办起了专业市场,发展乡村展贸。图为2017年7月,凤池对接中国建博会(广州)的办展盛况。凤池社区供图
  对接广州展会,佛山南海大沥凤池社区办起了专业市场,发展乡村展贸。图为2017年7月,凤池对接中国建博会(广州)的办展盛况。凤池社区供图

  “对接广交会永不落幕展,广佛好产品商通全世界。”从广州滘口沿着广佛公路一路西行12公里,凤池装饰材料市场醒目的标语闯入眼帘。它是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的38个专业市场之一,以“小村办大展”闻名。

  “小村”实指凤池社区,面积1.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万人。过去40年,依托“马路经济”,凤池做起了“铝”生意,发展起乡村展贸,创下4天汇聚客商25万人次的纪录,成为中国铝型材行业和铝门窗五金行业的重要集散地。

  是什么让小小的凤池有如此魅力?这得从凤池“小村办大展”的“三怪”说起。

  西洋菜地里建起专业市场

  在外间看来,凤池“小村办大展”有“三怪”:第一“怪”,展位面积不按平方米按“亩”算;第二“怪”,展区没边界,居民区、广佛公路统统纳入展区范围;第三“怪”,固定商铺与流动摊位同时布展,固定商铺从不撤场。

  “这与凤池的发展历程有关。”凤池社区党委书记陈伟津说,“亩”是传统农耕社会土地通用计量单位。凤池原来是农业大村,曾是南海开展“分田到户”的试点,以西洋菜和豆芽菜等农副产品闻名。

  上世纪80年代,广佛之间还没有通高速公路,广佛公路是来往两座城市的必经之路,来自四川、广西、重庆甚至海南的汽车都通过广佛公路前往广州。凤池正处于广云路、禅炭公路、广佛公路交会点上,怀着对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凤池人从70年代末起便大力发展以“两菜一袋”为代表的农村经济。

  “两菜”指的是西洋菜、豆芽菜,“一袋”指的则是麻包袋。当时广州南方大厦的货仓设在凤池,抓住其释放的大量货物装卸而催生的麻包袋生产需求,凤池人用“三来一补”的方式做起了加工贸易,将麻包袋“大袋改小袋”或破袋修补后再卖给相应的厂家。

  正是在这样一个敢于创新的土壤中,生长出了如坚美铝材、凤铝铝业等民用铝型材企业,培育出了凤池装饰材料市场,凤池展会也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随着凤铝、坚美的日渐壮大,凤池出现了众多做胶条、门板、铝材配件生意的商户。”大沥镇党委委员曹应均说,这些商户从内街小巷里的出租屋里起步,散落在居民区内、广佛公路旁。抓住这个机遇,1998年,凤池经联社向政府申请成立凤池装饰材料市场,将这些商户纳入市场管理。

  为招揽生意,商户们常常将一箱一箱的配件摆到门外展示,慕名而来的客商则习惯在商铺前驻足询问,你来我往间,一单生意就此谈妥。“早在2012年7月起,市场内的商户便已自发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展会。到广交会开幕时,他们便在商铺外摆开展品,那架势有点像以前我们常见的墟日。”凤池社区党委委员、凤池经联社社长曹忠华说。

  虽然因为管理秩序混乱,这个小展会很快便被整治,可商户的做法却给了社区党委和经联社一个启发。“我们认为这个做法是可行的,它只是缺乏统筹人。”曹忠华说,经过筹划,第一届大沥(凤池)铝门窗建材博览会在2013年开幕。

  一年四展成就创业者致富梦

  万事开头难,凤池的展贸生意也不例外:虽然首届展会设立的展位只有不到100个,出租率却不足三成,“商家对凤池展会信心不足,只有28个商家参加。”曹应均说。

  但办展结果又出人意料。“我在展会上拿到了第一批订单。”佛山南北旺集成吊顶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有明说。2013年,冲着南海的“铝”名气,年轻的谭有明创办了南北旺,作为为数不多的参展商之一参加了凤池首届展会,凭着展会订单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在刚刚过去的12月5日,作为南海全铝家居产业集群的代表企业之一,南北旺赴香港参展,探路国际市场。

  经过5年发展,凤池展会已形成了一年四展的规模,分别对接广州各大展会,灵活的办展方式和较低的准入门槛,为南北旺等中小微企业打开了对接中外客商的大门,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创业者致富梦。

  如今,建立在凤池装饰材料市场之上的凤池展会已从最初的30亩发展到500亩,成为了湖南、山东、湖北、四川等全国各地商人的重要“掘金地”。近1100间商铺和超500个摊位的同时摆展,则成就了凤池展会的其中一“怪”。

  “接下来,我们将以市场名义携全铝家居产业集群、知名企业,赴全国的重点城市、重点展会参展,推介凤池品牌,吸引更多高端资源关注凤池。”陈伟津说,从两年前开始,凤池启动了展贸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南海区全铝家居行业协会成立,编制并上线“大沥·中国全铝家居指数”,同时携手阿里巴巴建立全国第二个阿里巴巴服务中心。

  在凤池,乡村展贸创新探索仍在每日上演。

  今年4月,通过与阿里巴巴合作,凤池首次引入了探针技术实时计算入场人数,录得4天25万人次的进场数据。依托展贸经济,凤池也大胆探索起了青年后备干部的管理和培养,通过为经济社社长聘请助理,参与市场物业管理,近7年来,凤池的11名社长助理中已有两名成功“晋级”,不但通过培养考察成为了党员,而且以踏实的工作获得了所服务的经济社成员认可,两年前晋升了社委。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何帆燕 赵进

  统筹:辛均庆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iancaimi.cn/jinrong/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