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1月10日下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同志就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李心萍、新华社记者叶昊鸣、经济日报记者韩秉志的联合采访。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就业摆在“六稳”工作的第一位,凸显了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请问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形势?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刚刚过去的2018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工作、努力奋进,就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就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新增就业情况较好。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61万人,同比增加10万人,已连续六年超过1300万人。二是失业率保持在低位。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降至近年来的低位。三是岗位供给总体大于求职人数。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国就业局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不仅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基本面,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也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绩来之不易。
记者:2019年在稳就业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同志:2019年,我国的就业总量压力不减,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然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达834万人,再创新高。同时,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各级人社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一条主线,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突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这一主线,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措施,抓重点、调结构、守底线,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
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为企业减负担增活力上下功夫。企业有活力,就业就有保障。我们将加快研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实施方案。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的力度和幅度,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将个人申请额度从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小微企业申请额度从2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力争通过实质性措施为企业减负担、增活力。二是在突出重点群体精准施策上下功夫。在做好面上就业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有针对性的项目和计划,加强实名制管理和服务,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三是在强化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上下功夫。劳动者一技在手、终身受益。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对培训合格的失业人员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放宽企业职工申领技能补贴的条件,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的能力。四是在保障权益兜牢底线上下功夫。加大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及时兑现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加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力度,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